前言: 澳洲的很多爬虫由于其严格的野生动物管理制度而一直不被大众熟知,其中就包括了窝玛蟒。因为眼部带有一丝滑稽色彩的黑斑,在国内窝玛蟒也被戏称为“蜡笔小新蟒”。适中的体型,温和的性格和独特的色斑造就了这个完美的宠物品种。在国内窝玛蟒不是很常见,但是每年网络爬虫市场仍然有少数个体出售;在美国,由于工厂化的大量CB,窝玛蟒的价格已经不像同属的黑头蟒那样高不可攀,当年的幼体一般在200美金左右。
中文名称:窝玛蟒
英文名称:Woma Python
拉丁文学名:Aspidites ramsayi
分类信息:爬行动物纲—有鳞目—蟒科—盾蟒属—窝玛蟒
亚种: 无
分布:澳洲中部西部干燥荒漠地区:Western Australia, Northern Territory, Southern Queensland, and northwestern New South Wales.
体长体重:成体一般1m5~2m,昆士兰产个体很少超过1m5;西澳大利亚南部,Simpson荒漠和北部领地个体则在2m4~2m7之间。最大记录是3m。
色斑:昆士兰产个体头部橘黄色,身体呈棕、灰色相间带状花纹,眼部有黑色斑纹;西澳大利亚南部,西辛普森荒漠(Simpson Desert)和北部领地(Northern Territory)产的个体体色则较深,为深棕色,甚至部分为褐色。
浅色个体
深色个体
另外窝玛蟒嘴部没有热感应夹窝,这点有别于其他蟒类。
寿命:暂时未知,估计10-20年
食性:野外主要捕食爬行动物,如蜥蜴和其他蛇类,也捕食啮齿类和地栖鸟类;人工饲养下喂食小型啮齿类,如白鼠,豚鼠等;容易接受死食。
饲养:
由于是荒漠类蟒蛇,窝玛蟒喜好较低的湿度:湿度维持40%或更低(蜕皮期间应该提供水场泡澡);垫材可采用爬虫沙或者报纸;日间温度25~29,热点33,夜间22-23。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窝玛蟒性格极其温和,不会快速乱窜或者突然攻击,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但是出于求生本能,幼年窝玛蟒,特别是孵化不久的幼体攻击性会比较强。
准备攻击的幼体
原生环境
简单饲育环境
繁殖:
需要冬化刺激繁殖;冬化温度在18-22度,时间为11月-来年2月。产卵季节一般为4月-5月,产蛋5~20枚不等(一般5~11之间),雌蛇产蛋后有盘踞孵化的行为。孵化需要低湿度,孵化期为55-60天。
变异:
由于窝玛蟒人工繁育时间不长,变异品系不是很多;一般为少纹变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收录。《窝玛蟒(Woma Python)》的版权归原作者「爱蛇之家」所有,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Lambda在线的观点, Lambda在线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删除可联系QQ:516101458
文章来源: 阅读原文
爱蛇之家微信公众号:zhiaishe520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爱蛇之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