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Go 和 Java 对比学习:单例模式

Java 是较典型的面向对象语言。如果说 C++ 是设计模式的发源地(GoF 的书使用 C++ 描述的),那么 Java 将设计模式发扬光大。设计模式,很多人可能工作中没有用到,因为大部分人停留在写面条式的业务代码,从头撸到尾,没有设计可言。但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思考,这样的场景下也是很有可能用上设计模式的。特别是,当系统复杂时,设计模式的作用会很明显。

虽然 Go 语言并非完全的面向对象语言,只提供了部分面向对象的特性,但一些设计模式还是可以使用的。这个系列尝试讲解在 Go 中使用设计模式,同时给出 Java 对应的版本,进行对比学习。另外,我们的设计模式不会局限在 GoF 的 23 中设计模式之中。

在开始设计模式之前,有必要提一下面向对象的 SOLID 5 大设计原则:

名称 缩写 含义
The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 S 对象应该具有单一的职责。这也是 Unix 的设计哲学
The Open/Closed Principle(开/闭原则) O 对扩展开发,对修改关闭
The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替换) L 对象应该可以在不破坏系统的情况下被子对象替换
The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隔离) I 不应强迫任何客户端依赖其不使用的方法
The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倒转) D 高级模块不应依赖于低级实现

遵循这样的设计原则,你的系统会更好维护。

除了 SOLID 5 大设计原则,一些书上可能还会提到下面的设计原则:

  •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Composite/Aggregate Reuse Principle):尽量使用合成/聚合,而不要使用继承。这也是 Go 语言设计遵循的,基于此,Go 中没有继承。
  • 迪米特法则(LoD),又叫 最少知识原则: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一个软件实体应当与尽可能少的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在你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运用以上原则审视你的设计,改进你的设计。

今天先看第一个设计模式。

1、单例模式简介

面向对象中的单例模式是一个常见、简单的模式。

英文名称:Singleton Pattern,该模式规定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因此单例模式的要点有:1)只有一个实例;2)必须自行创建;3)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单例模式主要避免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当你想控制实例的数量,或有时候不允许存在多实例时,单例模式就派上用场了。

先看 Java 中的单例模式。

通过该类图我们可以看出,实现一个单例模式有如下要求:

  • 私有、静态的类实例变量;
  • 构造函数私有化;
  • 静态工厂方法,返回此类的唯一实例;

根据实例化的时机,单例模式一般分成饿汉式和懒汉式。

  • 饿汉式:在定义 instance 时直接实例化,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懒汉式:在 getInstance 方法中进行实例化;

那两者有什么区别或优缺点?饿汉式单例类在自己被加载时就将自己实例化。即便加载器是静态的,饿汉式单例类被加载时仍会将自己实例化。单从资源利用率角度讲,这个比懒汉式单例类稍差些。从速度和反应时间角度讲,则比懒汉式单例类稍好些。然而,懒汉式单例类在实例化时,必须处理好在多个线程同时首次引用此类时的访问限制问题,特别是当单例类作为资源控制器在实例化时必须涉及资源初始化,而资源初始化很有可能耗费时间。这意味着出现多线程同时首次引用此类的几率变得较大。

2、单例模式的 Java 实现

结合上面的讲解,以一个计数器为例,我们看看 Java 中饿汉式的实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int count = 0;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int Add() int {
    this.count++;
    return this.count;
  }
}

代码很简单,不过多解释。直接看懒汉式的实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int count = 0;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int Add() int {
    this.count++;
    return this.count;
  }
}

主要区别在于 getInstance 的实现,要注意 synchronized ,避免多线程时出现问题。

3、单例模式的 Go 实现

在 Go 语言中如何实现单例模式,类比 Java 代码实现。

// 饿汉式单例模式
package singleton

type singleton struct {
  count int
}

var Instance = new(singleton)

func (s *singleton) Add() int {
  s.count++
  return s.count
}

前面说了,Go 只支持部分面向对象的特性,因此看起来有点不太一样:

  • 类(结构体 singleton)本身非公开(小写字母开头,非导出);
  • 没有提供导出的 GetInstance 工厂方法(Go 没有静态方法),而是直接提供包级导出变量 Instance;

这样使用:

c := singleton.Instance.Add()

看看懒汉式单例模式在 Go 中如何实现:

// 懒汉式单例模式
package singleton

import (
 "sync"
)

type singleton struct {
  count int
}

var (
  instance *singleton
  mutex sync.Mutex
)

func New() *singleton {
  mutex.Lock()
  if instance == nil {
    instance = new(singleton)
  }
  mutex.Unlock()
  
  return instance
}

func (s *singleton) Add() int {
  s.count++
  return s.count
}

代码多了不少:

  • 包级变量变成非导出(instance),注意这里类型应该用指针,因为结构体的默认值不是 nil;
  • 提供了工厂方法,按照 Go 的惯例,我们命名为 New();
  • 多 goroutine 保护,对应 Java 的 synchronized,Go 使用 sync.Mutex;

关于懒汉式有一个“双重检查”,这是 C 语言的一种代码模式。

在上面 New() 函数中,同步化(锁保护)实际上只在 instance 变量第一次被赋值之前才有用。在 instance 变量有了值之后,同步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不必要的瓶颈。如果能够有一个方法去掉这个小小的额外开销,不是更加完美吗?因此出现了“双重检查”。看看 Go 如何实现“双重检查”,只看 New() 代码:

func New() *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il { // 第一次检查(①)
    // 这里可能有多于一个 goroutine 同时达到(②)
    mutex.Lock()
    // 这里每个时刻只会有一个 goroutine(③)
    if instance == nil { // 第二次检查(④)
      instance = new(singleton)
    }
    mutex.Unlock()
  }
  
  return instance
}

有读者可能看不懂上面代码的意思,这里详细解释下。假设 goroutine X 和 Y 作为第一批调用者同时或几乎同时调用 New 函数。

  1. 因为 goroutine X 和 Y 是第一批调用者,因此,当它们进入此函数时,instance 变量是 nil。因此 goroutine X 和 Y 会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位置 ①;
  2. 假设 goroutine X 会先达到位置 ②,并进入 mutex.Lock() 达到位置 ③。这时,由于 mutex.Lock 的同步限制,goroutine Y 无法到达位置 ③,而只能在位置 ② 等候;
  3. goroutine X 执行 instance = new(singleton) 语句,使得 instance 变量得到一个值,即对 singleton 实例的引用。此时,goroutine Y 只能继续在位置 ② 等候;
  4. goroutine X 释放锁,返回 instance,退出 New 函数;
  5. goroutine Y 进入 mutex.Lock(),到达位置 ③,进而到达位置 ④。由于 instance 变量已经不是 nil,因此 goroutine Y 释放锁,返回 instance 所引用的 singleton 实例(也就是 goroutine X 锁创建的 singleton 实例),退出 New 函数;

到这里,goroutine X 和 Y 得到了同一个 singleton 实例。可见上面的 New 函数中,锁仅用来避免多个 goroutine 同时实例化 singleton。

相比前面的版本,双重检查版本,只要 instance 实例化后,锁永远不会执行了,而前面版本每次调用 New 获取实例都需要执行锁。性能很显然,我们可以基准测试来验证:(双重检查版本 New 重命名为 New2)

package singleton_test

import (
 "testing"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

func BenchmarkNew(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singleton.New()
 }
}

func BenchmarkNew2(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singleton.New2()
 }
}

因为是单例,所以两个基准测试需要分别执行。

New1 的结果:

$ go test -benchmem -bench ^BenchmarkNew$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goos: darwin
goarch: amd64
pkg: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BenchmarkNew-8    80470467         14.0 ns/op        0 B/op        0 allocs/op
PASS
ok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1.151s

New2 的结果:

$ go test -benchmem -bench ^BenchmarkNew2$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goos: darwin
goarch: amd64
pkg: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BenchmarkNew2-8    658810392          1.80 ns/op        0 B/op        0 allocs/op
PASS
ok   github.com/polaris1119/go-demo/singleton 1.380s

New2 快十几倍。

细心得读者会发现,在 Go 中,饿汉式还有一种更好的实现方式,那就是使用 sync.Once,这是 Go 实现懒汉式更标准的做法。核心代码如下(New3):

var once sync.Once

func New3() *singleton {
    once.Do(func() {
        instance = new(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通过基准测试,它的性能和 New2 差不多。

此外,无论是 Java 还是 Go,都有一些其他“黑魔法”,比如 Go 语言中,利用 init 函数来初始化唯一的单例。不过一般都不太建议,还是常规方式来。

Go 语言单例模式,一般推荐优先考虑使用饿汉式。但如果初始化比较耗时,懒汉式延迟初始化是更好的选择。

4、使用场景

在 Go 语言中,如下两个场景比较适合使用单例模式:

  • 数据库实例。只想创建一个 DB 对象实例,该实例在整个应用程序中使用。
  • 日志实例。同样,只创建一个 Logger 的实例,并且在整个应用程序中使用它。

参考资料

  • https://github.com/dwmkerr/hacker-laws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欢迎关注:



点个赞、在看和转发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