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建构路径:基于文本挖掘的视角
作者简介:
宁继鸣
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主任、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周汶霏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摘要:2018年中央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求,学界的关注与讨论日益密集,关于“新文科”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不断涌现,聚焦“新文科”的学术话语日渐隆兴,基于“新文科”的学术话语体系正在形成。探究“新文科”学术话语的生产与传递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和践行“新文科”的思想理念与实践理路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本挖掘的方法,结合质性解读,分析相关研究文本发现,当前“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建构路径可大致概括为五类,分别是理念方法、学科建设、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与数字技术路径。突出“新文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与导向功能,关注“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融合”,谋求传统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守正创新”,搭建更为开放、高效、融合的学科互动成长空间是当前“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基本论证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学术话语;建构路径;文本挖掘
一
引言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是由个体、家庭、组织、社会以及知识与技术等诸多元素交融组成的生态系统。高等教育是这一系统的重要构成,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的核心使命,在引领与推动价值塑造、科学发展、知识生产、技术进步、人文交流与社会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潜力与国际竞争能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托于时代。进入新时代,全球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格局在发展、震荡、调整与交融中不断趋于深入和复杂,综合国力竞争的角力点聚焦人才的培养与争夺,高等教育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优效果、更广泛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造成重大影响,给各国各地区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带来巨大冲击,也酝酿着变革的契机。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阶段,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做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教育生态的系统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中国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亟待提升”问题也更加凸显,谋求创新发展,实现融合突破,建立教育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的重要使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然面对与回应的挑战,也为探索和构建中国学科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重要机遇。
自2018年中共中央文件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以来,学界对“新文科”的关注与讨论日益密集,聚焦“新文科”的学术话语日渐隆兴。学者们基于对高等教育与时代发展、国家建设与教育现代化关系与趋势的把握,对文科发展现状的反思,以及对文科教育如何与技术融合、与跨学科知识融合、与跨行业实践融合的深度思考,围绕什么是“新文科”、“新”在哪里、“新文科”建设有何意义、新文科的定位与方向是什么等问题展开理论探讨与经验梳理,特别指向“新文科”建设对接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及以此为基础实现文科创新发展的问题。深厚的实践背景与活跃的思想碰撞,使“新文科”的学术话语积淀日益丰厚,也为探索“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多元的理论基础与充足的文本材料。基于这种考量,梳理、分析与解读“新文科”的相关研究文本,探求“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建构路径,成为本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
二
“新文科”学术话语的意涵
话语是一个多层复杂的概念,学界对话语的认识历经从聚焦语言本体向关注更为纵深的社会情境方向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系统化的话语研究体系。学术话语作为话语的一个类型,关涉学术活动中产生的、诉诸各类感官的文本类型,连同这些文本如何构成意义以及意义如何发挥作用等,都成为学术话语的考察范畴,这可以理解为学术话语的一般属性。“新文科”的学术话语是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知识、范式、方法等维度论证与构建起来的一套学术语言系统。对“新文科”学术话语的考察,是在遵循学术话语一般属性的基础上,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维视角切入对其意涵的探讨,力图呈现在学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新文科”话语体系,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新文科”发展规律、探讨其未来方向提供某种参考。其中,历史视角指对“新文科”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之间联系的学术观照;理论视角是“新文科”作为学科发展新形态,其自身的理论逻辑与理论要求;实践视角是阐明“新文科”内容、确立“新文科”传统所进行的系列活动。
其一,历史视角。文科知识的学科化肇始于19世纪的西方学界,强调在知识分界的基础上建立“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体系,并与人文学科相区别,文科的多元学科制度结构由此确立。然而,随后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经验一再证明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引发社会对既有学科划分的争论,以及对专门领域垄断特定知识与智慧的质疑,这就给不同研究群体,尤其是不同于西方学术光谱的研究群体提供了探索与实验的机会。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对中国文科教育而言,新的历史拐点已经出现,新的历史责任必须承担。如何跟上时代的新要求?怎样在变革中找准定位?如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突围?怎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些都已成为“新文科”学术话语迫切关注的主题。
其二,理论视角。如果说“语言有潜力成为一个客观世界的仓库,用以堆放丰富的意义与体验”,话语则可以被视为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为了一定目的而出现的论证性语言系统。随着学术争鸣渐起,日益丰盈的学术话语为“新文科”建设注入了持续动力,也为廓清“新文科”的基本内涵与学科特征,推动其理论意义的系统化、组织化与纵深化建设提供了扎实的思想土壤。对“新文科”学术话语建构过程的梳理,能够在既有的“意义与体验”中勾勒出学术界对“新文科”在概念、范式、要素、实践等维度的整体认知,也是为趋向“新文科”研究的“理论自觉”、达致其理论话语制高点、主动肩负理论创新责任,提供一种参考。
其三,实践视角。实践是“新文科”学术话语建构的现实基础,这一基础由专业人才、组织机构、教育资源、相关政策法规等要素共同构成。因此,从长时段看,“新文科”建设需要与这些要素的目标规划与实际发展进程相结合,需要在变动中实现相互间平衡,需要紧跟内外部形势及其需求变化,也就决定了“新文科”建设始终“在路上”。中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支持,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肩负的核心使命。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围绕思想理念、战略布局、制度建设、专业优化、育人模式等多方面展开新行动,在这种背景下,“新文科”的建设实践也必须回应新的时代要求。
从方法论上看,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研究者大规模、深入系统研究语言存在的能力。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实现对大体量复杂文本信息的检索、记录、转录与解析,可以为回顾与审视“新文科”的认知演进与思想书写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以及进一步解读的可能路径。因此,本文借助爬虫工具,获取有关“新文科”的学术文本,运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所获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质性解读,以期探求“新文科”的学术话语建构路径。
三
数据提取与数据分析
(一)数据提取
主要应用文本挖掘中的TF-IDF文本特征表示法与LDA主题模型解析“新文科”的相关文本。研究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的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社会科学网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全球学术咨询平台,两大平台在学术数据的集成与呈现方面均具有代表性。在中国知网以“新文科”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获得数据747条;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以“新文科”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获得数据74条,然后运用爬虫工具进行内容提取,中国知网提取文章信息页的摘要部分,中国社会科学网提取文章全文,经过人工筛查,在剔除重复、缺失与内容无关的数据后,获得641条有效数据,共312959字,数据爬取时间至2021年5月18日止。
(二)数据分析
首先使用Jieba分词工具对原始文本进行中文分词处理,结合分词结果与“新文科”文本表述特征,在调整用户词典与停用词表之后进行再度分词。在已获取的分词列表中,保留2个字以上的词,并进行必要的同义词替换,完成数据清洗工作。
获得分词结果后,为初步探知文本中的关键词特征,本文使用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文本特征表示法进行分析。作为信息检索系统中的经典经验方法之一,TF-IDF文本特征表示法通过特定文档中某一单词的相对频率与该单词在整个文档语料库中的反比例,确定给定单词在特定文档中的主题相关度。计算TF-IDF并输出权重在前十位的关键词(权重值保留小数点后四位),结果见表1。
表1 TF-IDF计算结果
随后,运用LDA主题模型对相关文本进一步分析。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隐含狄利克雷函数)是一种无监督算法主题模型,主要思想是文档可以表示为若干潜在主题的随机混合,主题可以通过词语分布来表征,通过计算主题中词汇的离散概率,可以从大规模文本中识别潜在的主题信息。在经过多次计算后获得具有良好泛化性、迭代次数为150次、主题模型个数为10的主题概率分布,按权重提取各主题的前10个特征词,得出“新文科”学术文本的特征词分布,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新文科”学术文本的特征词分布
由表1的TF-IDF计算结果可知,权重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在文档中的主题相关度越高。在前10位关键词分布中,外语专业与学习、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及培养路径、深度融合、终身学习、语言与人工智能、学生等是与“新文科”主题相关度较高的关键词。从表2的LDA主题概率分布看,“新文科”的学术话语主题可能涉及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论、人才培养、数字技术、高等教育、交叉融合与学科建设等内容。通过对所得主题合并同类项,本文得到5类主题,视为5种学术话语建构路径,分别是:理念方法路径、学科建设路径、教育发展路径、人才培养路径与数字技术路径。为获得对5种路径的具体认识,本文进一步参考主题及特征词分布对原始文本进行质性分析。
四
“新文科”学术话语建构的五种路径
(一)理念方法路径
科学研究并不排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利于挖掘出隐藏的本来联系,获得相对完整的知识。然而,伴随人类知识生产的纵深化与专门化,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日益突出,甚至成为学术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一种结构,使各学科更加关注建构和传播能够标榜自身学术属性与特性的文化符号,而对学科间共性的关注热情却日益稀薄;此外,学科本身的概念与理论、方法与技术难度越大,越难被推广,也就意味着身处其中的学者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研习,也就越不容易走出自身学科的边界,从而降低了知识的流动性。在这种传统之对比下,实现“新文科”之“新”,首先意味着理念方法之革新。分析原始文本发现学界的相关观点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一是强调文科需要在保持自身学科知识系统性与基本功能的同时,主动与自然科学相融合。一方面,保证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是学科知识向创新、纵深发展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需要发挥自然学科的工具属性,将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路径。二是围绕重大问题,不同学科、学院、团队要从功能分化走向机制整合,通过聚集、组合、协作等方式攻克问题。这类观点强调组织化的跨学科合作,以此集中优秀力量,建构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文科理论体系。三是认为要突出新文科建设的理念更新与制度改善,要充分意识到新文科建设面临着科技与产业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多重新要求,需要从院校规划、资源共享、人才支撑与培养体系、学科建设与评价等多方面改善制度供给。
(二)学科建设路径
在与“学科建设”相关的研究中,关注新文科“交叉融合”,以及聚焦外语、文学、艺术、新闻、法学等特定学科在“新文科”框架下的发展路径是研讨较多的主题。首先,“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学术话语的一个突出主题,但从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强调“交叉融合”并非一个新理念,甚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后期,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强调知识分界的“学科分立”阶段之后,认识到学科之间的界限必须打破、必须“交叉融合”,彼时,激发学科的活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的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诉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激发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学科发展逐渐转换到“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轨道,各学科围绕同一问题进行探索,学科、知识、范式、方法之间的边界逐渐打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再来看“新文科”的学科“交叉融合”,又有何“新”特点。分析相关研究文本发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科定位。从新时代与新要求出发,探讨法学、新闻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在“新文科”框架下如何生发出新目标与新学科发展路径,既要明确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稳定的本质、使命、规律等,又要及时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对理论、专业、课程“积极应变”。二是功能定位。强调人文社会科学需要突出传承与创新、提供咨询服务、融合不同学科、以技术促创新、促进跨国跨境合作等功能,注重以人为本、跨界融合、实践导向与范式创新。三是任务定位。认为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且知识体系创新首先服务于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创新意识与问题意识,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教育实践培养卓越人才、建设师资队伍,而学科交叉融合应服务于知识体系创新。
(三)教育发展路径
“新文科”孕育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来自历史、经济、政治、技术、人口分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相较于以往,当前的高等教育更强调兼顾职业导向、实效与实用以及跨学科学习的模式,这种需求转向投射在学科发展上,是组织、项目、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认识与思考“新文科”的教育发展路径提供了现实基础。相关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社会功能上看,“新文科”连接着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与立德树人的双层目标,是位于国家战略与育人任务之间的中间层,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的直接体现。二是反思现有文科知识体系在知识生产与价值导向上偏重“应用性”的工具理性取向,指出这一取向并不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认为“新文科”教育应培养人关切真实生活世界,找到与国家、与世界和谐发展的路径,对中国实践进行“主体性阐释”,推动国际对话,构建与展现中国(教育)理论的独特价值。
(四)人才培养路径
从主题分布结果看,“新文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核心使命之一,即便是在谋求学科革新、呼唤新理念新理论的当下,这一使命也未曾动摇。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更注重将普通人培养为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之满足时代所持标准,且拥有优秀的专业能力,满足其社会实践需要。反观当下,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问题,“新文科”人才究竟应具备什么能力?人才培养路径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成效又该如何评价?分析原始文本发现,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在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优化应立足立德树人,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认为“新文科”对人才培养与文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新文科教育需在理念、使命定位、专业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三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跨界融合”理念,将思想道德教育、校内外导师、全人教育、数字技术课程、专业社会实践、引入行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融入人才培养机制。
(五)数字技术路径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迭代与革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诸多领域的发展及其走向。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持续改变知识的生产、记录与传播方式,也重塑着知识的组织化、制度化外显——学科的样态与边界。从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关系视角看,以往的学科之“新”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驾驭技术、使技术为社会服务,具体关注点常集中于通过教育与研究建设完善丰富均衡的知识体系,培养兼顾能力专业性与全面性的人才,推动社会更高效和谐地发展。相比之下,“新文科”语境中的“新”则更关注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文科的知识与实践边界的伸展与改变,以及由此而来的大学教育模式、组织建设及其社会职能的转型升级。换言之,新数字技术特性给学科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将更多的理性思考与建设焦点转移到了学科及其实践主体之间联系的重构与延伸之上。分析既有相关文献发现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其一,新文科教育需要回应技术迭代对人才应用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在学科的知识、方法、手段等各层面融入技术因素,以技术赋能文科的研究、教育、服务,拓宽生存与发展空间。其二,提出数字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应凸显建设“智能文科”的现实需要,应围绕融合过程中发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并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从事教育基础研究,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
五
结语
高等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总是通过不断地继承、反思、批判与创新互构着彼此,并铸就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常常通过学科的持续积累与革新来呈现。探究“新文科”的学术话语建构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关涉“新文科”的理智思考之演进,也是为记录这种思考的生成与扩散过程,研讨其未来发展方向,揭示学科发展背后的高等教育实践规律。
运用文本挖掘手段,分析了与新文科主题相关度较高的关键词,并在概括各主题主旨、合并同类主题的基础上,析出5种学术话语的建构路径,包括理念方法、学科建设、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数字技术路径。结合质性分析方法,分析已有材料发现,理念方法路径强调面向“新文科”发展的时代新要求,应关注问题导向而非学科导向,在保持文科知识系统性与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探索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为跨学科合作提供制度化与组织化支撑;学科建设路径关注“新文科”如何实现内外交叉融合,以及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如何实现对其学科、功能、任务的重新定位;教育发展路径讨论较多的是“新文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的重要一环,上承国家战略,下扣立德树人,应紧密结合学生、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需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推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路径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现机制,创新能力、跨学科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数字技术路径考察了技术革新对人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文科”建设为响应这种要求,如何在研究、教育、服务等层面实现技术融入的问题。总体而言,“新文科”学术话语突出“新文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与导向功能,关注“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融合”是其学术话语的聚焦点,强调在传统学科发展过程中谋求“守正创新”,搭建更为开放、高效、融合的学科互动空间是当前“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基本论证思路。目前的研究现状表明,“新文科”学术话语正处于创新生成阶段,其建构路径是一种灵活的、处于变动中的存在,需要走过一段长期、复杂的路程。这也意味着当前对“新文科”的理论认知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讨论与争辩不会缺席,但这种模糊性也为“新文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与更多样的可能性,意味着文科发展的新共识正在生发、汇聚与达成。
来源:全国新文科
本文原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