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无人汽车驾驶、对称加密的智能全院区病案自动化传递系统

摘要:随着大医院业务量的增多,三级医院看病人数多,住院患者多,住院纸质病案数量也相应逐渐增加。而一份纸质病案的产生到最后归档需要在各个部门间传递。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运送传递。随着病案的增多会导致传递不及时、病案遗漏甚至丢失等情况。本文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无人汽车驾驶技术、对称加密等技术,整合形成一套可以实现全院区纸质病案自动化传递的系统。经验证,采用全院病案自动化传递系统后,缩减了病案的归档时间,增加了病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的DRGs数据分析及患者病历复印需求提供了保障。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达到近千万人次[1]。住院病案是对住院过程的一次完整的记录,包含疾病信息、个人史信息、治疗信息等,是法律取证、医疗评价、DRGs付费的重要支撑。住院病案从一次住院过程的开始到患者最后出院,期间需要从各个部门、院内或者院外进行资料的传递和管理。

 

当患者入院后,入院医生会在8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初步谈话,并完成入院记录。此后根据病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填写病程记录。与此同时,护士站也需要对患者书写护理记录。如果是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做手术时相应的麻醉科也会记录相应的麻醉记录。对于一些送外检查的项目,也会对相应的纸质报告从院外传递到院内。一般来说,医院病案室是负责全院归档住院病历的工作的部门。病案科工作人员会在每个工作日到病区医生办公室,询问是否有办好的出院病历,如果有就将病历放入病历回收袋或回收车,带回病案室。病历在病案室也会经历3个过程和阶段的流转。首先是装订组。病历在装订组会被装订,加上背板,并写好病案号。接着,病历从装订组流向编码组,对首页信息进行核对和编码。接着从编码组流向质控组。最后从质控组流向翻拍组。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纸质病案的形成以及传递过程繁琐、冗长。随着住院患者的数量较多,会导致导致传递不及时、病案遗漏甚至丢失等情况,对法律取证、DRGs付费、患者病历复印等工作产生阻碍。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5G通信[1]技术的提升,尤其是物联网的形成,使得纸质病历的传递可以从传统的手工、拖车传递变成智能化自动化全院病案传递系统。核心硬件是智能化病案运输车,以及少量的智能化病案运输无人机。运输车主要用于院内各科室部门间病案的归纳和传递,而运输无人机主要用于院外检查病历资料的传递。

 

图1 智能病案运输车

上图1中展示的专业的智能病案运输车。该车为绿色能源电动车,配备双马达,后置驱动。其中车身尾部的马达负责动力的输出,车头的马达负责驾驶方向的转向。除此之外,全车配备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以及汽车无人驾驶自动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完全自主控制的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精准的全球定位[2]。无人汽车自主驾驶系统通过车身的若干个激光雷达、超声波探测器、高清摄像头,实时拍摄道路周边环境,进行高速分析,实现安全的无人驾驶[3]

 

2 对称加密系统

 

对于院外的病案资料传递则采用智能化病案运输无人机。该运输机同样装载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以及无人飞行系统,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和位置的感应,高效的把病案资料从院外传递到院内。同时,因为涉及到院外空间飞行,该智能病案运输无人机需要申请城市上空飞行许可证。

 

经过部署以及市区某家三甲医院的系统实践,当装备和采用智能化全院病案传递系统(SmartAll-Hosptial Medical Record Delievery System)之后,全院的病案传递效率和归档时间都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显示了该系统的强大能力。采用该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手工劳动,提高传递效率,减少传递遗漏和耗损。为病案资料的法律取证、DRGs付费改革、患者病历复印等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不出所料,在系统成功并得到全国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之后,开发SAMRD系统的中国先发软件公司成功实现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市值达到数十亿,而公司的创始人王总也因此成为亿万富翁[4]

 

参考文献

1,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9-2020

2,百度百科 北斗系统的前世今生

3,无人汽车驾驶系统的技术要点

4,新浪新闻,王总,一个从农村放牛娃到亿万富豪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