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产品专家唐睿:云原生中间件趋势探讨
凌云时刻
2021年11月26日,阿里云用户组(AUG)第3期活动在广州举行。阿里云产品专家唐睿向现场数十家广州企业分享了云原生中间件趋势的探讨。本文根据现场演讲整理而成。
云原生架构转型需要面临的挑战
有人提到,他用了阿里云、华为云、微软云……用了很多,这是我们现阶段上云时具有的一个普遍特征——大家处于多云的场景。但实际上,我发现真正多云并存的情况并不多,因为维护多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里的多云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除了不同厂商,还有不同架构——比如有x86的、ARM的,有国产化的、非国产化的等等,这就使得我们基础设施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用户来讲还好,但对运维的同学来说,这件事情却是苦不堪言。
在云原生化过程中,我们永远离不开开源社区的支持,包括阿里中间件在内,也是积极投身开源社区。开源是把双刃剑,它具有技术方面的优势,但没有运维方面的保障。当一个新兴的开源技术出现时,我们到底该不该选,怎么选,选哪一个,其实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怎么能做到,选择的开源技术是最佳实践,同时它又确实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前面同事的分享提到在CNCF上有超过1000个云原生项目,可到底哪一个是适合我的呢?光是解决一个调度问题就有很多的项目,解决一个函数计算也有很多项目,究竟哪个项目真正适合我,这些都没有答案。每个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或者在上新一个业务的时候,都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还是挺困难的,我们还有很多坑要去趟,要很多的经验去积累。
云原生中间件展望
刚才提出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在几个领域给大家做一个展望。
应用及微服务
在座的各位对应用以及微服务这个领域都不会很陌生,云原生包括容器化,也包括微服务场景。这里提出的几个问题相信大家应该也是感同身受的。
首先,各个云厂商提供的都是点状的解决方案。比如弹性伸缩的能力,会存在这样的一个服务,提供一个现成的降级能力,但是能不能把这些能力串成一个场景,其实要靠各位的奇思妙想。
其次,我们在谈微服务的时候,以前更多的是谈运维场景——包括监控也是运维场景,但是其实我们知道,在微服务领域里面,不单是服务调用,不单是运维场景,还有很多,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应急等都是应用开发和微服务领域的产品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我们在云原生化、容器化过程中,有些应用是从虚拟机时代迁移过来的,肯定是双模并存的。
最后,多语言场景。
未来,在微服务领域,我们希望走一种双模或者多模的形态,比如虚拟机和容器并存。一些网关的场景,我们以前有微服务网关,现在到容器里面有容器网关,这两者是不是可以统一起来。还有多语言,我们不希望多语言应用迁云的时候,还要我去改造一遍代码。服务网格是专门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我们需要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不是点状的给大家一些乐高零件,那是乐高专家玩的事情,普通的玩家需要的是你给我一座迪士尼城堡。
云原生消息服务
刚刚我们提到了微服务领域,现在再来看看消息。通过消息,我们可以将微服务调用异步解耦,大大丰富了微服务的应用场景,还有削峰填谷,这都是传统的消息常见的场景。但是当我们提到消息的时候,心中会有两个概念,我们知道Rocket MQ和Kafka是两种不同的消息系统,但都是消息,为什么它们是不同的呢?就因为它们的场景不一样。我们知道Kafka是用来做流式处理、大数据处理、流式计算的,那这两者可否统一起来?所以我们定义的新一代信息体系是消息、事件、流三位一体的,而且是具有标准化的开放性融合的消息处理平台。
云原生技术中台
最后,当我们有了消息,有了微服务,我们就可以把它想象成中台。阿里一直喜欢提中台,但这个时候我们提出来的是云原生技术中台。当我们认为业务对我更重要,我的核心技术能力是可以由云厂商提供的时候,此时云厂商的下沉能力就变成技术中台,里面会提供很多技术组件、解决方案供大家去使用。
刚刚我们在多云、混合云的场景下提到了边缘场景,当真正有中心、有本地、有边缘的时候,我们如何通过中间件或者云原生的技术帮助大家去解决呢?同时我们有AI、大数据,这些东西都有容器或中间件产品,但是需要的能力不一样。比如我是边缘业务,我需要解决网络偶尔通偶尔不通的问题,但如果是中心业务,我可能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分场景来给大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中台,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落地,这里专门抽出了一个社区版的概念。刚才有同学提出这个东西很贵,只有它能产生业务价值我们才会去用,但是如果我没有用过,怎么知道它能给我产生多少业务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社区版来支持,免费试用。先试一下,然后在上面真实地去做研发测试。最后,再去上线迁移。这样才能决定这东西对我确实是有用的,我很愿意上来用,因为我有收入。这种方式对大家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