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践行OKR人生管理总结 —— 人肉编译器

2020年5月19日

进展:

  • 针对费用优化专门安排了时间进行推进,同时推进的节奏也特意进行了思考和安排。从任务整体来看,是一个复杂长时间的过程;但是通过思考,将任务拆解成每天都能推进的最小化单元,执行难度直线下降。对于此目标的信心指数回调到0.5。


阻碍:

  • 以现在的人力储备,重新考虑设置两个目标是否合适?目前的情况是集中攻克一个目标,带来的收益最大。但是费用优化和稳定性提升这两个目标,在现阶段又都是P0级别,没有长时间停止一个的选项。破局之法是什么?既然症结是人力,那么可以尝试从人力的借调上入手。明天安排个时间跟其他部门的人协调下,看看有没有一周借调2天的可能性。


主题学习方向:

        马斯洛需求层级的深入分析:从现在的知道变为详细了解,并能在之后的管理中灵活运用。


小感悟:

人肉编译器


        今天又造了一个词:人肉编译器。灵感的来源是业务研发,在昨天思考如何破OKR推进之难的困局后,有了新的启发。那就是:我司现在一线的业务研发到底算不算是脑力工作者?到底有没有创造性可言?还是说只是“人肉编译器”,把需求方的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语言。


        绩效使能在发挥内驱,提升创造力上有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一线研发的工作中如果没有,或者只有少的可怜的创造性,那么KPI这种注重结果达成,追求执行效率的绩效考核方式更合适。所以我们需要优先搞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我们的团队是否真的具备实施OKR的条件?还是说只有一部分货真价实的脑力工作者具备这个条件?


        OKR能否顺畅实施,团队的准备度很重要。摘要出三个评估要素:业务不确定性程度;管理成熟度;员工成熟度。


  • 业务不确定性程度:OKR天然适用不确定性程度高的业务,对强调敏捷,强调快速适配需求不断调整目标的场景,特别适合采用OKR。但对于确定的部分,比如一线研发的职责:转化确定的需求描述为代码逻辑。如果不能给工作注入意义,那么编码工作将沦为无趣的、被动的工作,研发也会成为人肉编译器。而工作的意义需要管理者来注入,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要素,管理成熟度。


  • 管理成熟度:管理者敢于放权,敢于让员工自由发挥,过程中起到教练的角色,给与帮助和支持。如若不能,管理者事无巨细的都要管一管,这种管理理念和OKR是冲突的,也就不适合引入OKR来进行管理。信任是开展OKR的前提。


  • 员工成熟度:OKR希望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员工的内在动机受其所处的马斯洛需求层级所制约。如果员工主要诉求是物质和金钱,那很难和他们去探讨诗和远方。在开展OKR之前,评估一下员工是否足够成熟?是否有主动做事的激情?如果没有,需要先促成这一点,否则引入OKR只会带来更多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