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07丨什么是人脑最优缓存策略?

07丨什么是人脑最优缓存策略? From 田昊认知行动 04:52

你好啊,这里是田昊认知行动,一个普通人的认知成长,我是田昊。

 

布莱恩·克里斯汀写的《算法之美》一书讲如何把计算机科学智慧转换成人的生活策略,其中提到一点,比如你同时有两件事要做,一件很简单,一天就能干完,另一件很难,需要五天,你就应该先做那件一天就能交差的工作,为什么?

 

按照我们通常的设想,不管先后顺序怎么安排,这两件事的总时长都是六天,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从计算机的角度看,可是大不一样。这就涉及到缓存的概念

 

要想理解其中的不同,我们得先从人脑和计算机的存储原理说起。根据作者的观察,人脑和计算机的存储方式,有个重要的共同点:都依赖于缓存。缓存,指的就是一个高速的存储读取空间。我们假设,电脑硬盘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存储能力很强,但是每回你想去图书馆找书,都要从海量的书籍里查找,很不方便。所以你把那些常用的书借回家,放到你的书桌上。你的书桌,就相当于电脑缓存,它虽然存储能力有限,但读取速度很快。

 

你发现了吗?我们能够迅速提取的记忆,其实只是记忆总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硬盘的空间很充沛,但缓存资源很珍贵。我们当前能够运行多么复杂的想法,取决于大脑的缓存区还有多少剩余空间,原理就跟电脑调用程序一样。所以,及时清理缓存非常重要。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从耗时最短的任务做起?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清理大脑的缓存。

假设,我们同时面临 A B 两个任务。A 任务要耗时5天,B 任务耗时1天。假如先做 A 再做 B,那么你在执行 A 的这5天里,心里多少也会惦记着B,它也在不知不觉占用你大脑的后台缓存。也就是说,B 实际占用大脑的时间不是1天,而是6天。这样AB加在一起,就相当于5天加6天,一共占用了你的大脑11天。假如反过来,第一天就完成 B,后5天再完成 A,那么就相当于 B 占用了大脑1天,A占用了大脑6天,加起来一共7天。

所以说,总量固定的任务,前后顺序不同,对资源的占用时长也不同。这就是计算机的思考逻辑,它会始终确保自己处在潜能最优状态,随时有能力运行更复杂的程序。我把这套策略称之为最优缓存策略,它可以永远让自己处在最佳待机状态。

 

但是,这种优先级排序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件任务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考虑到真实情况下,任务有轻重之分,我们在应用最优缓存策略时,还需要加入一个参考因素,叫做任务密度。

任务密度,就是一项任务的单位时间价值。比如一件任务需要10个小时完成,可以创造10万元的经济价值,那么这项任务的密度就是10万元除以10个小时,也就每小时1万元。说白了,任务密度,就相当于工作的性价比。

 

当同时面对很多耗时不同,重要程度不等的任务时,我们应该从性价比最高的任务做起。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及时清理大脑缓存,释放更多的可用空间,还能确保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一定是最值钱的。

 

以上就是这本书介绍的应该怎么合理规划时间?计算机给出的方案是,最优缓存策略。在重要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从耗时最短的任务开始做起,在重要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从任务密度最大的事情开始做起。你不知道新的任务什么时间会来,及时清空缓存,才能让自己随时处于最佳待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