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技术论坛|“海奥云”之大数据与区块链融合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明确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中科海奥推出“海奥云”智慧能源大数据管理,对微电网“发、储、配、用”各环节的参数进行分布式存储,并且利用众多分布式计算资源,完成分布式的数据管理,从而推进数据的海量增长。利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数据真正“放心”流动起来,促进大数据与区块链融合发展,从而更好支持无限扩展的云服务(包括IaaS,PaaS,SaaS)。


分布式的储存


分布式数据存储是一种更容错的系统,数据不受任何单个实体的控制,能够在有效地分解(切分)和加密数据后,发送到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节点。数据也会在整个网络中重复,因此即使一个节点离线并保存了大部分数据,它也会存储在多个其他位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需要应对海量化和快增长的存储,这要求底层硬件架构和文件系统在性价比上要大大高于传统技术,能够弹性扩张存储容量。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持续增长的、按序整理成区块的链式数据结构,通过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从这一点来说,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特定的数据库技术。由于去中心化数据库在安全、便捷方面的特性,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它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补充。区块链则是纯粹意义上的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是数据密集型计算,需要巨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节点管理、任务调度、容错和高可靠性是关键技术。Google是这种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代表,通过添加服务器节点可线性扩展系统的总处理能力,在成本和可扩展性上都有巨大的优势。现在,除了批计算,大数据还包括了流计算、图计算、实时计算、交互查询等计算框架。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就是所有分布式节之间怎么达成共识,通过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

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相同点


大数据,需要应对海量化和快增长的存储,这要求底层硬件架构和文件系统在性价比上要大大高于传统技术,能够弹性扩张存储容量。谷歌的GFS和Hadoop的HDFS奠定了大数据存储技术的基础。另外,大数据对存储技术提出的另一个挑战是多种数据格式的适应能力,因此现在大数据底层的存储层不只是HDFS,还有HBase和Kudu等存储架构。

分布式存储:HDFS vs 区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持续增长的、按序整理成区块的链式数据结构,通过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
从这一点来说,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特定的数据库技术。由于去中心化数据库在安全、便捷方面的特性,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它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补充。

分布式计算:MapReduce vs. 共识机制

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是数据密集型计算,需要巨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节点管理、任务调度、容错和高可靠性是关键技术。
Google和Hadoop的MapReduce是这种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代表,通过添加服务器节点可线性扩展系统的总处理能力(Scale Out),在成本和可扩展性上都有巨大的优势。现在,除了批计算,大数据还包括了流计算、图计算、实时计算、交互查询等计算框架。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就是所有分布式节之间怎么达成共识,通过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POW),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

大数据与区块链的不同点

2011年,“大数据”第一次上榜,位于技术萌芽期的爬坡阶段,当时还统称为“Big Data and Extrem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大数据”和极端信息处理和管理)。2012年更进一步,并在2013年几乎达到了过热期顶峰。经历了2014年的下滑,从2015年开始,“大数据”突然从曲线中消失,可解读为Gartner对大数据的定位已从“新兴”转为“主流”。当前,大数据对于企业的意义已从能力要素上升为战略核心。相对而言,“区块链”直到2016年才第一次出现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并直接进入“过热期”。总的来看,“大数据”和“区块链”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大不相同,两者约有5年左右的差距。
大数据通常用来描述数据集足够大,足够复杂,以致很难用传统的方式来处理。区块链能承载的信息数据是有限的,离“大数据”标准还差得很远。

大数据与区块链的差异:


结构化 vs 非结构化:区块链是结构定义严谨的块,通过指针组成的链,典型的结构化数据,而大数据需要处理的更多的是非结构化数据。
独立 vs 整合:区块链系统为保证安全性,信息是相对独立的,而大数据着重的是信息的整合分析。
直接 vs 间接:区块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库,而大数据指的是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是一种间接的数据。
数学 vs 数据:区块链试图用数学说话,区块链主张“代码即法律”,而大数据试图用数据说话。
匿名 vs 个性:区块链是匿名的(公开账本,匿名拥有者,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公开账号,账本保密),而大数据有意的是个性化。

在区块链中使用大数据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巨大的区块链数据集合包含着每一笔交易的全部历史,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数据规模会越来越大,不同业务场景区块链的数据融合会进一步扩大数据规模和丰富性。
区块链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更多数据被解放出来,推进数据的海量增长。
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使得数据从采集、交易、流通,以及计算分析的每一步记录都可以留存在区块链上,使得数据的质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强信任背书,也保证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数据挖掘的效果。
区块链能够进一步规范数据的使用,精细化授权范围。脱敏后的数据交易流通,则有利于突破信息孤岛,建立数据横向流通机制,形成“社会化大数据”。基于区块链的价值转移网络,逐步推动形成基于全球化的数据交易场景。
区块链提供的是账本的完整性,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较弱。大数据则具备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和灵活高效的分析技术,极大提升区块链数据的价值和使用空间。
云计算发展至今已经历从1.0升级到2.0。尤其现在,AI不断落地、5G逐渐商用、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浪潮中,软件系统泛在互联,逐渐将云计算推向3.0。中科海奥“芯、脑、云”计划的实施,通过大数据与区块链的融合将推动分布式能源体系重塑,影响整个能源模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