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编程就是要成为程序员?可别犯这种傻!编程思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该知道!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布,编程教育逐渐进入到孩子的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少儿编程教育。
但小悟在少儿编程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概念让很多家长,甚至是新人老师都犯迷糊,那就是——
编程思维
。
那么,人们都在说的编程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今天,小悟就特别推出这一期文章,让我们从头开始,真正了解编程课究竟培养的是什么?
首先“编程思维”并不是编写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式
,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高效思维过程,它由“分解—抽象—模式识别—算法”四个步骤组成。
分解,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更可执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骤”,它能锻炼我们
拆解复杂问题
的能力。
比如:出门旅行应该准备些什么?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清单。
在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多层拆解之后,看起来就清晰很多了。
编程的过程,就是把复杂和庞大的问题“自上而下,逐步拆解,直至理顺”。这种思维,在学习和生活叫“
分解思想
”,在工作中又叫“
项目管理
”。
解答一道复杂的题目,通常需要把它拆解成多个大步骤,而每个大步骤,又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多的小步骤......分解思想,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具备这种思维的人,做事情是
有条不紊并且有耐心的
,即便面对一道有挑战的数学题,也能列出清晰的解题步骤,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步的进展,而不是遇到难题时脑子里一团乱麻。
编程中最关键的就是“
抽象思维
”能力,它能锻炼我们聚焦重点,忽略无用信息,并抽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建筑师想象中的房子,具体到了房子内部的具体架构和材料,每一面墙、每一扇门窗应该如何更精巧地设置。
我们的现实,就是在这样一步步的分层抽象中,逐步清晰起来。抽象级别越高,则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规律的适用面也越广。
编程的世界里,就包含“子系统、模块、包、类、方法和语句”等不同层级的抽象,学编程能锻炼孩子们不断抽象、聚焦关键信息的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越高的孩子,在大量信息中聚焦关键信息的能力会越强,
专注力
也会更高,自然学习也会
更轻松
。
模式识别,就是“如何找出相似的模式,并高效率解决细分问题”,它能极大锻炼我们
规律整合
的能力。
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的人,常常做事麻利、效率也特别高。因为他们脑子里自备各种规律的“方法库“,遇到相似的情况就直接调用,极大节省了时间,也不会错漏。
比如:数学家高斯在三年级时候,老师要求从1+2+3开始一直加到100,得出的和是多少?
其他同学都费劲地一个数一个数的加,只有高斯注意到了这些数可以两两配对,相加和为101:
1+100=101、2+99=101 ......
一共有50对,最后的和可以用乘法来做:(50X101)=5050
而在编程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也一直在做这样的训练:发现一些可以重复的单元,把它整合起来,套用进设定好的模式,再让计算机去重复它。
规律整合能力强的孩子,也善于发现学习中的规律和方法。看到一道题,有些孩子一瞬间就想到了解题方法与思路,是因为这个孩子具有很高的“模式识别,规律整合”的能力。
算法,就是根据之前一系列对于问题的理解,设计一步一步的解决路径,并解决整个问题。
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能力有两个 —— “逻辑思维”和“调试纠错”。
计算机程序需要很强的逻辑性,逻辑顺畅才能顺利运行。
孩子需要遵循编程的规则,把解决问题的步骤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编程里,只有对与错,没有模糊值。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只要最终的结果与期望不符合,就证明算法中肯定有错漏。
但程序中的bug常常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需要把程序的运行顺序一步步地跟走一遍,同时观察每一步的运行结果。这就需要很多的耐心、观察力和专注力,对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是一种磨练。
为啥优秀的人总在进步?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回溯、调试、纠错”,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和成长,不断
be better
。
人们学编程的过程,正是在不断的思考和实操中,反复训练提升这4项重要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真正“抗打”的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底层的思维逻辑,在任何行业都能通用,同时也是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
今天,学习编程思维不是为了让孩子都成为程序员,而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门,走进更广阔的未来世界!
这也是造物精灵一直以来坚持的,
我们并不是想将生硬的知识塞进孩子们的脑袋,而是将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创作。
孩子们的天赋拥有着无限可能,造物精灵愿意和各位家长一起,为这无限的可能性开辟出一条更宽的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