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一、前言 - webpack热更新

Hot Module Replacement,简称HMR,无需完全刷新整个页面的同时,更新模块。HMR的好处,在日常开发工作中体会颇深:节省宝贵的开发时间、提升开发体验。

刷新我们一般分为两种:

  • 一种是页面刷新,不保留页面状态,就是简单粗暴,直接 window.location.reload()
  • 另一种是基于 WDS (Webpack-dev-server)的模块热替换,只需要局部刷新页面上发生变化的模块,同时可以保留当前的页面状态,比如复选框的选中状态、输入框的输入等。

HMR作为一个Webpack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hot开启。那么,HMR到底是怎么实现热更新的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二、webpack的编译构建过程

项目启动后,进行构建打包,控制台会输出构建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生成了一个 Hash值:a93fd735d02d98633356

然后,在我们每次修改代码保存后,控制台都会出现 Compiling…字样,触发新的编译中...可以在控制台中观察到:

  • 新的Hash值: a61bdd6e82294ed06fa3
  • 新的json文件: a93fd735d02d98633356.hot-update.json
  • 新的js文件: index.a93fd735d02d98633356.hot-update.js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首先,我们知道Hash值代表每一次编译的标识。其次,根据新生成文件名可以发现,上次输出的Hash值会作为本次编译新生成的文件标识。依次类推,本次输出的Hash值会被作为下次热更新的标识。

然后看一下,新生成的文件是什么?每次修改代码,紧接着触发重新编译,然后浏览器就会发出 2 次请求。请求的便是本次新生成的 2 个文件。如下: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首先看json文件,返回的结果中,h代表本次新生成的Hash值,用于下次文件热更新请求的前缀。c表示当前要热更新的文件对应的是index模块。再看下生成的js文件,那就是本次修改的代码,重新编译打包后的。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没有任何代码改动,直接保存文件,控制台也会输出编译打包信息的。

  • 新的Hash值: d2e4208eca62aa1c5389
  • 新的json文件: a61bdd6e82294ed06fa3.hot-update.json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但是我们发现,并没有生成新的js文件,因为没有改动任何代码,同时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可以看到c值为空,代表本次没有需要更新的代码。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小声说下,webapck以前的版本这种情况hash值是不会变的,后面可能出于什么原因改版了。细节不用在意,了解原理才是真谛!!!

最后思考下🤔,浏览器是如何知道本地代码重新编译了,并迅速请求了新生成的文件?是谁告知了浏览器?浏览器获得这些文件又是如何热更新成功的?那让我们带着疑问看下热更新的过程,从源码的角度看原理。

三、热更新实现原理

相信大家都会配置webpack-dev-server热更新,我就不示意例子了。自己网上查下即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下webpack-dev-server是如何实现热更新的?(源码都是精简过的,第一行会注明代码路径,看完最好结合源码食用一次)。

1. webpack-dev-server启动本地服务

我们根据webpack-dev-serverpackage.json中的bin命令,可以找到命令的入口文件bin/webpack-dev-server.js

    // node_modules/webpack-dev-server/bin/webpack-dev-server.js// 生成webpack编译主引擎 compilerlet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 启动本地服务let server = new Server(compiler, options, log);
server.listen(options.port, options.host, (err) => {
if (err) {throw err};
});

本地服务代码:

    // node_modules/webpack-dev-server/lib/Server.jsclassServer{
constructor() {
this.setupApp();
this.createServer();
}

setupApp() {
// 依赖了expressthis.app = new express();
}

createServer() {
this.listeningApp = http.createServer(this.app);
}
listen(port, hostname, fn) {
returnthis.listeningApp.listen(port, hostname, (err) => {
// 启动express服务后,启动websocket服务this.createSocketServer();
}
}
}

这一小节代码主要做了三件事:

  • 启动 webpack,生成 compiler实例。 compiler上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启动  webpack 所有 编译工作,以及 监听本地文件的变化。
  • 使用 express框架启动本地 server,让浏览器可以请求本地的 静态资源。
  • 本地 server启动之后,再去启动 websocket服务,如果不了解 websocket,建议简单了解一下websocket速成。通过 websocket,可以建立本地服务和浏览器的双向通信。这样就可以实现当本地文件发生变化,立马告知浏览器可以热更新代码啦!

上述代码主要干了三件事,但是源码在启动服务前又做了很多事,接下来便看看webpack-dev-server/lib/Server.js还做了哪些事?

2. 修改webpack.config.js的entry配置

启动本地服务前,调用了updateCompiler(this.compiler)方法。这个方法中有 2 段关键性代码。一个是获取websocket客户端代码路径,另一个是根据配置获取webpack热更新代码路径。

    // 获取websocket客户端代码const clientEntry = `${require.resolve(
'../../client/'
)}?${domain}${sockHost}${sockPath}${sockPort}`;

// 根据配置获取热更新代码let hotEntry;
if (options.hotOnly) {
hotEntry = require.resolve('webpack/hot/only-dev-server');
} elseif (options.hot) {
hotEntry = require.resolve('webpack/hot/dev-server');
}

修改后的webpack入口配置如下:

    // 修改后的entry入口
{ entry:
{ index:
[
// 上面获取的clientEntry'xxx/node_modules/webpack-dev-server/client/index.js?http://localhost:8080',
// 上面获取的hotEntry'xxx/node_modules/webpack/hot/dev-server.js',
// 开发配置的入口'./src/index.js'
],
},
}

为什么要新增了 2 个文件?在入口默默增加了 2 个文件,那就意味会一同打包到bundle文件中去,也就是线上运行时。

(1)webpack-dev-server/client/index.js

首先这个文件用于websocket的,因为websoket是双向通信,如果不了解websocket,建议简单了解一下websocket速成。我们在第 1 步 webpack-dev-server初始化 的过程中,启动的是本地服务端的websocket。那客户端也就是我们的浏览器,浏览器还没有和服务端通信的代码呢?总不能让开发者去写吧hhhhhh。因此我们需要把websocket客户端通信代码偷偷塞到我们的代码中。客户端具体的代码后面会在合适的时机细讲哦。

(2)webpack/hot/dev-server.js

这个文件主要是用于检查更新逻辑的,这里大家知道就好,代码后面会在合适的时机(第5步)细讲。

3. 监听webpack编译结束

修改好入口配置后,又调用了setupHooks方法。这个方法是用来注册监听事件的,监听每次webpack编译完成。

    // node_modules/webpack-dev-server/lib/Server.js// 绑定监听事件
setupHooks() {
const {done} = compiler.hooks;
// 监听webpack的done钩子,tapable提供的监听方法
done.tap('webpack-dev-server', (stats) => {
this._sendStats(this.sockets, this.getStats(stats));
this._stats = stats;
});
};

当监听到一次webpack编译结束,就会调用_sendStats方法通过websocket给浏览器发送通知,okhash事件,这样浏览器就可以拿到最新的hash值了,做检查更新逻辑。

    // 通过websoket给客户端发消息
_sendStats() {
this.sockWrite(sockets, 'hash', stats.hash);
this.sockWrite(sockets, 'ok');
}

4. webpack监听文件变化

每次修改代码,就会触发编译。说明我们还需要监听本地代码的变化,主要是通过setupDevMiddleware方法实现的。

这个方法主要执行了webpack-dev-middleware库。很多人分不清webpack-dev-middlewarewebpack-dev-server的区别。其实就是因为webpack-dev-server只负责启动服务和前置准备工作,所有文件相关的操作都抽离到webpack-dev-middleware库了,主要是本地文件的编译和输出以及监听,无非就是职责的划分更清晰了。

那我们来看下webpack-dev-middleware源码里做了什么事:

    // node_modules/webpack-dev-middleware/index.js
compiler.watch(options.watchOptions, (err) => {
if (err) { /*错误处理*/ }
});

// 通过“memory-fs”库将打包后的文件写入内存
setFs(context, compiler);

(1)调用了compiler.watch方法,在第 1 步中也提到过,compiler的强大。这个方法主要就做了 2 件事:

  • 首先对本地文件代码进行编译打包,也就是 webpack的一系列编译流程。
  • 其次编译结束后,开启对本地文件的监听,当文件发生变化,重新编译,编译完成之后继续监听。

为什么代码的改动保存会自动编译,重新打包?这一系列的重新检测编译就归功于compiler.watch这个方法了。监听本地文件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文件的生成时间是否有变化,这里就不细讲了。

(2)执行setFs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目的就是将编译后的文件打包到内存。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发的过程中,你会发现dist目录没有打包后的代码,因为都在内存中。原因就在于访问内存中的代码比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更快,而且也减少了代码写入文件的开销,这一切都归功于memory-fs

5. 浏览器接收到热更新的通知

我们已经可以监听到文件的变化了,当文件发生变化,就触发重新编译。同时还监听了每次编译结束的事件。当监听到一次webpack编译结束,_sendStats方法就通过websoket给浏览器发送通知,检查下是否需要热更新。下面重点讲的就是_sendStats方法中的okhash事件都做了什么。

那浏览器是如何接收到websocket的消息呢?回忆下第 2 步骤增加的入口文件,也就是websocket客户端代码。

    'xxx/node_modules/webpack-dev-server/client/index.js?http://localhost:8080'

这个文件的代码会被打包到bundle.js中,运行在浏览器中。来看下这个文件的核心代码吧。

    // webpack-dev-server/client/index.jsvar socket = require('./socket');
var onSocketMessage = {
hash: functionhash(_hash) {
// 更新currentHash值
status.currentHash = _hash;
},
ok: functionok() {
sendMessage('Ok');
// 进行更新检查等操作
reloadApp(options, status);
},
};
// 连接服务地址socketUrl,?http://localhost:8080,本地服务地址
socket(socketUrl, onSocketMessage);

functionreloadApp() {
if (hot) {
log.info('[WDS] App hot update...');

// hotEmitter其实就是EventEmitter的实例var hotEmitter = require('webpack/hot/emitter');
hotEmitter.emit('webpackHotUpdate', currentHash);
}
}

socket方法建立了websocket和服务端的连接,并注册了 2 个监听事件。

  • hash事件,更新最新一次打包后的 hash值。
  • ok事件,进行热更新检查。

热更新检查事件是调用reloadApp方法。比较奇怪的是,这个方法又利用node.jsEventEmitter,发出webpackHotUpdate消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不直接进行检查更新呢?

个人理解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代码,以及职责划分的更明确。websocket仅仅用于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端进行通信。而真正做事情的活还是交回给了webpack

webpack怎么做的呢?再来回忆下第 2 步。入口文件还有一个文件没有讲到,就是:

    'xxx/node_modules/webpack/hot/dev-server.js'

这个文件的代码同样会被打包到bundle.js中,运行在浏览器中。这个文件做了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吧!先瞄一眼代码:

    // node_modules/webpack/hot/dev-server.jsvar check = functioncheck() {
module.hot.check(true)
.then(function(updatedModules) {
// 容错,直接刷新页面if (!updatedModules) {
window.location.reload();
return;
}

// 热更新结束,打印信息if (upToDate()) {
log("info", "[HMR] App is up to date.");
}
})
.catch(function(err) {
window.location.reload();
});
};

var hotEmitter = require("./emitter");
hotEmitter.on("webpackHotUpdate", function(currentHash) {
lastHash = currentHash;
check();
});

这里webpack监听到了webpackHotUpdate事件,并获取最新了最新的hash值,然后终于进行检查更新了。检查更新呢调用的是module.hot.check方法。那么问题又来了,module.hot.check又是哪里冒出来了的!答案是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搞得鬼。这里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

6.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前面好像一直是webpack-dev-server做的事,那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在热更新过程中又做了什么伟大的事业呢?

首先你可以对比下,配置热更新和不配置时bundle.js的区别。内存中看不到?直接执行webpack命令就可以看到生成的bundle.js文件啦。不要用webpack-dev-server启动就好了。

(1)没有配置的。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2)配置了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hot的。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哦~ 我们发现moudle新增了一个属性为hot,再看hotCreateModule方法。这不就找到module.hot.check是哪里冒出来的。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经过对比打包后的文件,__webpack_require__中的moudle以及代码行数的不同。我们都可以发现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原来也是默默的塞了很多代码到bundle.js中呀。这和第 2 步骤很是相似哦!为什么,因为检查更新是在浏览器中操作呀。这些代码必须在运行时的环境。

你也可以直接看浏览器Sources下的代码,会发现webpackplugin偷偷加的代码都在哦。在这里调试也很方便。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如何做到的?这里我就不讲了,因为这需要你对tapable以及plugin机制有一定了解,可以看下我写的文章Webpack插件机制之Tapable-源码解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过,只关心热更新机制即可,毕竟信息量太大。

7. moudle.hot.check 开始热更新

通过第 6 步,我们就可以知道moudle.hot.check方法是如何来的啦。那都做了什么?之后的源码都是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塞入到bundle.js中的哦,我就不写文件路径了。

  • 利用上一次保存的 hash值,调用 hotDownloadManifest发送 xxx/hash.hot-update.jsonajax请求;
  • 请求结果获取热更新模块,以及下次热更新的 Hash 标识,并进入热更新准备阶段。
    hotAvailableFilesMap = update.c; // 需要更新的文件
hotUpdateNewHash = update.h; // 更新下次热更新hash值
hotSetStatus("prepare"); // 进入热更新准备状态
  • 调用 hotDownloadUpdateChunk发送 xxx/hash.hot-update.js 请求,通过 JSONP方式。
    functionhotDownloadUpdateChunk(chunkId)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charset = "utf-8";
script.src = __webpack_require__.p + "" + chunkId + "." + hotCurrentHash + ".hot-update.js";
if (null) script.crossOrigin = null;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

这个函数体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因为这里要解释下为什么使用JSONP获取最新代码?主要是因为JSONP获取的代码可以直接执行。为什么要直接执行?我们来回忆下/hash.hot-update.js的代码格式是怎么样的。

Webpack如何实现热更新?

可以发现,新编译后的代码是在一个webpackHotUpdate函数体内部的。也就是要立即执行webpackHotUpdate这个方法。

再看下webpackHotUpdate这个方法。

    window["webpackHotUpdate"] = function (chunkId, moreModules) {
hotAddUpdateChunk(chunkId, moreModules);
} ;
  • hotAddUpdateChunk方法会把更新的模块 moreModules赋值给全局全量 hotUpdate
  • hotUpdateDownloaded方法会调用 hotApply进行代码的替换。
    functionhotAddUpdateChunk(chunkId, moreModules) {
// 更新的模块moreModules赋值给全局全量hotUpdatefor (var moduleId in moreModules) {
if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moreModules, moduleId)) {
hotUpdate[moduleId] = moreModules[moduleId];
}
}
// 调用hotApply进行模块的替换
hotUpdateDownloaded();
}

8. hotApply 热更新模块替换

热更新的核心逻辑就在hotApply方法了。hotApply代码有将近 400 行,还是挑重点讲了,看哭😭

①删除过期的模块,就是需要替换的模块

通过hotUpdate可以找到旧模块

    var queue = outdatedModules.slice();
while (queue.length > 0) {
moduleId = queue.pop();
// 从缓存中删除过期的模块module =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
// 删除过期的依赖delete outdatedDependencies[moduleId];

// 存储了被删掉的模块id,便于更新代码
outdatedSelfAcceptedModules.push({
module: moduleId
});
}

②将新的模块添加到 modules 中

    appliedUpdate[moduleId] = hotUpdate[moduleId];
for (moduleId in appliedUpdate) {
if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appliedUpdate, moduleId)) {
modules[moduleId] = appliedUpdate[moduleId];
}
}

③通过__webpack_require__执行相关模块的代码

    for (i = 0; i < outdatedSelfAcceptedModules.length; i++) {
var item = outdatedSelfAcceptedModules[i];
moduleId = item.module;
try {
// 执行最新的代码
__webpack_require__(moduleId);
} catch (err) {
// ...容错处理
}
}

hotApply的确比较复杂,知道大概流程就好了,这一小节,要求你对webpack打包后的文件如何执行的有一些了解,大家可以自去看下。

四、总结

还是以阅读源码的形式画的图,①-④的小标记,是文件发生变化的一个流程。

写在最后

本次是以阅读源码的方式讲解原理,是因为觉得热更新这块涉及的知识量比较多。所以知识把关键性代码拿出来,因为每一个块细节说起来都能写一篇文章了,大家可以自己对着源码再理解下。

还是建议提前了解以下知识会更好理解热更新:

  • websocket:websocket基础知识了解
  • 打包后的 bundle文件如何运行的。
  • webpack启动流程, webpack生命周期。
  • tapable: Webpack插件机制之Tapable-源码解析

参考链接

  • Webpack Hot Module Replacement 的原理解析
  • 看完这篇,面试再也不怕被问 Webpack 热更新

参考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看下,但是由于源码版本不同,所以不要太纠结与细节。

原创不易,走过路过点个赞吧~😊


作者: 苍耳mtjj

https://juejin.im/post/5de0cfe46fb9a071665d3df0


加群 (轻扫二维码回复加群,成功入群附赠vue高阶视频)

往期


你的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