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我们很容易列出做计划的好处,让目标更清晰,让生活更有条理,更好地安排时间……

我们也很容易列出做计划的坏处,难以坚持、不知道该做什么、难以预料未知的变化……或者,“有时间天天整这活,不如痛痛快快多干点实事”。

于是,有的人挣扎于做计划的好处与坏处之间,在做计划与放弃计划的两个状态间纠缠不休(比如我 )。有的人干脆放弃做计划的念头,不管何事该为、何事将为,且在当下无事相烦扰,乐得痛快。

经过多少计划的不了了之之后,我还是坚持相信做计划是顶好的事情呢,你可以说我执迷不悟,我依然爱我这赤子真心( 嚯哟,麻酥酥的 )。而且我还有一句名人名言来佐证呢: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说:

一个糟糕的计划,也比没有计划要好。

计划给不确定的生活带来确定性,可以让我们每一步走得踏实。对于过去它是对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的记录,让我们知所为、守所得。
对于未来,它不应该是一种限制,而是主动接纳改变,成为我们身边有力的鞭策。

我遇到了Scrum方法,然后突发奇想,参照Scrum中的理念总结出了一套个人做计划的方法。

源起于Scrum


Scrum是一种敏捷开发方法,常用于软件等互联网行业的开发管理,它帮助一个团队快速开发出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

在工程中,用户的需求可能捉摸不定,复杂的任务让我们不好下手。
在生活中,自己未来的期望随时会变,想要实现的目标也不知从何开始。

不如,把Scrum迁移到个人生活规划中,变成Self-Scrum.
让面对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的我们,身手敏捷 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如果为一次Self-Scrum实践规定一段时间,不要太长不要太短,半年刚好(对于一个学生正好一个学期)

Self-Scrum首先需要一个目标。

01 
目标是用来激发成长欲的

有时候我有着很旺盛的成长欲。

那个有用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我要学!
那个好帅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我要学!
那个好厉害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我要学!

于是在想象中我已经成为一个超级无敌厉害的全能大佬,一腔的热血涌向心头,我默念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结果可想而知:啥都想学,可是啥都没学会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因为这样的成长欲持续的时间不长,当初的冲动磨灭,就只剩下从现实跨越到理想的苦。

为什么失去了冲动? 因为忘记了看见大佬时内心的震撼,忘记了在那一刻想象中自己更好的样子。

不如用目标把理想的样子钉在心里吧。
这就像开凿一口井,成长欲能像井水一样汩汩涌现。

Scrum目标是理想中半年后自己的样子,
找一个闲散的时间,自己面对自己,然后问自己:半年后你可以得到什么进步?新技能?新的人生感悟?或者,新的一些或甜或咸的经历。各种各样的想象从心里蔓延,它们都可以成为制定目标的原材料。

可是,目标不要太多,最多三个就好。
学会取舍,会更专注、更轻松,更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

它们既要现实,至少听上去可为;又要有理想色彩,没有完全的把握。
既要模糊,不是硬指标给自己设下枷锁;又要可衡量,知道怎样算是实现了。

对于我来说,这个半年有一个目标(虽然用概率学分析,我立的Flag大概率是填不上的坑,但是这次,我有信心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成为一个合格的NLPer!
(NLP:自然语言处理。过于专业,你懂不懂没关系,反正是一个正儿八经的Flag就是了)

怎样算是合格的NLPer?至少基本的理论要都明白吧,基本的模型会用吧……
当然若要深究,我还是不能把握清楚要达成的程度,但是方向有了,随着学习的深入,自然会越来越了解。

制定目标的下一步,是做出待办列表

02 
待办列表——不要吃灰的收藏夹

待办列表可以看成就是一个收藏夹,它列出所有对实现目标有价值的任务,并且排序。
它现在可以吃灰,但是所有加入进来的任务要么确定在将来会去做,要么就被永远清除,不要在这里不清不楚。
(正如经常看到的那句话:“进我的收藏夹吃灰吧”,那句话的背后,是多么的不甘与纠结啊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任务加进来时可能是模糊的,比如:

熟悉、会用NLP的几种神经网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了解更多以后,可以随时对它们细化,直到你确切知道该怎么做:

熟悉、会用NLP的几种神经网络:
  • 网课:《动手学深度学习》;

  • 书:《自然语言处理——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方法》


当一个任务被细化得知道具体如何做时,它们就有资格放入Sprint中了。

03
Sprint——冲刺

Sprint,它让你始终像橄榄球运动员一样充满激情(怎么感觉像一个不祥的广告)。
Sprint中文翻译为冲刺,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心外无物,用尽全身力气去达成一个确定的目标。
它把漫长的半年缩短成一个接一个的更短的周期(一个月或者更少,刚开始做计划建议两周),然后向你指点——“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做了它们,你就获得了已知的最大价值”。

1. Sprint规划

在一个Sprint开始之前,你首先要做一个规划,思考自己在什么方面有成长空间,然后,写下自己在这个Sprint中想要实现的小目标。
比如我接下来十四天的小目标是:

学会深度学习基础,能够动手搭建几个经典的神经网络并了解它们的机制。

小目标应尽可能坚持,除非你突然觉得它已经失去了意义,要把它完全抛弃掉。
如果你做了几天后觉得目标太遥远,或者太简单,也要坚持做完,或者这段Sprint结束。不坚持一段时间不能知道一个决定是否是对的。

接下来针对这个目标,从你的待办列表中选出“成熟”的任务(可以马上上手做的任务),并且给它们加上一些“时间戳”:

《动手学深度学习》网课(3.20-4.2)
3.21周一:“线性回归”      
3.23周三:“多层感知机”   
3.25周五:“卷积神经网络”
3.28周一:“循环神经网络”
3.31周四:“注意力机制”   

“时间戳”让你能明晰任务范围,把握这个Sprint的节奏。不至于过于松弛或紧凑。

规划的作用是帮你设好这次Sprint冲刺的终点,在知道自己的小目标后,就可以满怀斗志地冲刺啦!

你问我为何常常打满鸡血,因为心里有光,脚下有路。
by Nanshine

2. 每日Scrum

在一天的Sprint之前,首先需要写今天的确切计划。它应该足够详细,因为你对该做什么已经足够确定了。

(这是我明天的计划)

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这个日度计划方法源于一个朋友的视频:
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哔哩哔哩 交易担保 放心买 如何去规划和记录生活?日度机制 | 子弹笔记 | 生活记录 | 效率
坚持每天这样做,你会发现你将脱胎换骨 (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好像年轻了一百岁)

每日Scrum,翻译成地道中文就是曾子老人家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学了啥?
学得咋样?
要不要做些调整?

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 开始自我检视。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好,提炼出经验,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

今天感觉没有那么累,因为每工作一个半小时,
闹钟都会提醒我休息一下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今天做事好像效率不高呢,老是胡思乱想~
明天试试在开始任务之前静坐5分钟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

思考过今天后,写出第二天的确切计划。

3. Sprint回顾

当一个Sprint结束时,你同样需要像在每日Scrum中一样反省过去的一段时间不同的是这次是以一个Sprint周期为尺度,体会自己的进步,从这段学习中提炼出对未来有用的经验。

一个Sprint结束,紧接着下一个Sprint的开始。

04 
Self-Scrum期待改变

在Self-Scrum中,当你真的需要修改你的目标时,不需要太多压力,因为你唯一确定的只是今天该做的任务,其他的目标啊、待办事项之类的,可能会实现,也可能只是虚晃一招,但它们至少都是你现在依据已有的经验确定的一种可能方案。
即便你真的要改变大目标,你也只需要换一个待办列表,然后重新开启一段Sprint。

在实际解决工程问题时,目标是很少改变的(除非甲方突然来一个惊天大回转为变化而生的计划——Self-Scrum)。但在自我规划中,目标可能很容易就改变。
但没关系啊,一项工程换了目标,之前做的可能都成了白费。短期的自我规划目标改变了,那些做过的有价值的事情不会失去其价值,或成为教训或丰富了我们有限的人生,让我们知道另一条路是什么滋味。

生活没有白走的路。
这样一直做自己现在认为,
最有价值的事,
不是也很好吗?
by Nanshine

05
结语

所有的目标都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在未来变成什么样子的期待。带着这种期待,每一个短暂的日子都融入了一段长长的时光长河中,成了一朵奔涌的浪花,充满了意义。

在Self-Scrum中,你不需要把将来一切都想好,只需要有一些合理的想象,基于当下的经验判断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然后拥抱变化。
所有的成长不都是这样的吗?

成长本没有路,走着走着回头看
发现自己走过的就是路
独属于自己的路。
by You Know Who

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样妥妥地把自己安排,感觉把自己当成了机器人,似乎失去生活本身的灵活呢。
可是在这种安排中,能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知道该怎么做,也是一种幸福。
安排好了这些生活的琐屑,也才能给内心腾出一些空间,让我们轻松地去面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惊喜,而不是说:不行,我好像还有很多事没做呢。

(当给文章分类时,我看到了“心灵鸡汤”和“生活”两个标签,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所以,
希望你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