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MyCAT今生有约第二篇

摘要



本文由以数据之名分享,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而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概念,也可谓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道。取之于民,是因为业务请求通过中间件汇聚,从底层数据库获取数据返回;用之于民,业务数据操作经过中间件操作,又落入底层数据库。一般有分库分表中间件有两种实现方式:服务分库分表中间件(如DBLE、MyCAT等,其中MyCAT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和客户端分库分表中间件(如ShardingJdbc,现在叫ShardingSphere),底层都是基于传统RDBMS或NoSql数据库,搭建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


01

技术架构


1.1 技术架构

1.2  技术特征

  • 遵守MySQL原生协议,跨语言,跨数据库的通用中间件代理。

  • 基于心跳的自动故障切换,支持读写分离,支持MySQL一双主多从,以及一主多从

  • 有效管理数据源连接,基于数据分库,而不是分表的模式。

  • 基于NIO实现,有效管理线程,高并发问题。

  • 支持数据的多片自动路由与聚合,支持sum,count,max等常用的聚合函数。

  • 支持两表join,甚至基于caltlet的多表join。

  • 支持通过全局表,ER关系的分片策略,实现了高效的多表join查询。

  • 支持多租户方案。

  • 支持分布式事务(弱XA)

  • 支持全局序列号,解决分布式下的主键生成问题。

  • 分片规则丰富,插件化开发,易于扩展。

  • 强大的WEB,命令行监控。

  • 支持前端作为MySQL通用代理,后端JDBC方式支持Oracle、DB2、SQL Server 、 MongoDB

  • 集群基于ZooKeeper管理,在线升级,扩容,智能优化,大数据处理(2.0开发版)。



02

部署策略


2.1  单点部署

单节点MyCAT的部署指的是只部署一台MyCAT服务器,它与MyCAT集群部署是相对的,如果这台MyCAT服务器宕机了,MyCAT就不可用了。

2.2  集群部署

  • 什么是高可用?

高可用通常也叫HAHigh Available。指的是,一台服务器宕机了,照样能对外提供服务。常用的高可用软件方案有:LVS、Keepalived、Heartbeat等。

  • 如何做到高可用?

MyCAT本身是无状态的,可以用HAProxy或四层交换机等设备组成MyCAT的高可用集群,后端MySQL则配置为主从同步,此时整个系统就是高可用的,下图是一个典型的HAProxy + Keepalived + MyCAT高可用与负载均衡集群方案:

MyCAT今生有约第二篇

  • 集群架构解读

1、MyCAT集群中两台Master和两台Slaver都必须安装Keepalived和HAProxy,Keepalived负责为该服务器抢占VIP(虚拟IP),抢占到VIP后,对该主机的访问可以通过原来的IP(Master1或Slave1)访问,也可以直接通过VIP(Master或Slave的虚拟IP)访问。

2、Master2上的Keepalived也会去抢占VIP,抢占VIP时有优先级,配置keepalived.conf中的(priority 150 #数值愈大,优先级越高,Master2上改为120,Master和Slave上该值配置不同)决定。但是一般哪台主机上的Keepalived服务先启动就会抢占到VIP,即使是Slave,只要先启动也能抢到。

3、HAProxy负责将对VIP的请求分发到MyCAT上。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同时HAProxy也能检测到MyCAT是否存活,HAProxy只会将请求转发到存活的MyCAT上。

4、如果一台服务器(Keepalived+HAProxy服务器)宕机,另外一台上的Keepalived会立刻抢占VIP并接管服务。

如果一台MyCAT服务器宕机,HAProxy转发时不会转发到宕机的MyCAT上,所以MyCAT依然可用。


03

混合实践


通过MyCAT接入不同的同构或异构业务数据库后端,便捷高效的解决业务数据聚合查询的完整需求。示例如下图:

MyCAT今生有约第二篇



04

实施指南


4.1  项目实施步骤

首先,全面了解Mycat的能力、目前的限制、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是否用Mycat的分表分片功能,根据目前业务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访问模式,确定几个可能的分表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性能测试,在性能数据的基础上,最终决定采用怎样的分片策略。

MyCAT今生有约第二篇

了解MyCAT的能力,包括如下的方面:

  • 研发背景和解决目标;

  • 在数据库中间件方面的独特功能和定位;

  • 实际案例;

  • 优点和不足;

  • 所提供的监控和测试工具;

  • 社区动态。

其中,关于分片规则的支持和扩展、多数据库支持、SQL拦截和注解、跨库Join、读写分离、缓存功能、高可用性等方面需要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正确的使用MyCAT来解决当前的业务问题。


接下来是分析当前业务,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数据模型:重点关注数据的增长模式(实时大量增长还是缓慢增长)和规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 访问模式:通过抓取系统中实际执行的SQL,分析其频率、响应时间、对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影响程度;

  • 可靠性要求:系统中不同数据表的可靠性要求,以及操作模式;

  • 事务要求:系统中哪些业务操作是严格事务的,哪些是普通事务或可以无事务的;

  • 备份和恢复:目前的备份模式,对系统的压力等。


数据的模型和访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数据分片的模式,包括哪些表用全局表、哪些用ER分片、哪些用范围分片规则、哪些用一致性Hash或自定义方式。而数据可靠性的要求,则影响到MyCAT后端是采用普通的MySQL主从还是用 Gluster多写模式,事务性要求需要相关的表或者SQL尽量不会跨分片执行,对于以后制定本项目的编程约束有重要意义。

分表方案则需要确定如下一些问题:

  • 哪些表要分片、什么分片规则、依赖关联关系如何解决;

  • 数据迁移和扩容的手段。


建议根据业务分析的结果,确定两套比较合适分表方案,然后进行性能测试,选出最佳的分表方案,性能测试可以采用MyCAT自带的超级工具,此工具在前面提到过,可以模拟接近真实业务数据的数据,并随机制造大量的数据供测试,是目前开源的最佳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

在最终进入开发之前,架构师还需要给出一个编程约束,需要明确列出不能执行的SQL语句,这些约束可能包括如下几种:

  • 跨越太多节点的查询语句;

  • 不能Join的表和相关的Join SQL

  • 很影响性能的复杂SQL

  • 对比较大的表的SQL操作提示。


最后在开发阶段,还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 一开始就按照最初的分片设计和数据规模,制造大量的随机数据,进行开发和测试,尽早发现性能问题;

  • 对所有的SQL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异常的SQL,包括跨越太多分片的SQL,以及执行缓慢的SQL,对这些SQL进行分析和优化;

  • 时刻关注性能问题。

当项目上线后,通过MyCAT Web对系统进行监控,特别是服务的IO和网络指标,除此之外,对MyCAT运行过程中的日志也要进行排查,告警信息可能是SQL错误,可能是Mycat Bug,及时分析处理,并积极反馈给MyCAT社区,寻求帮助。

4.2  分表分库原则

分表分库,虽然能解决大表对数据库系统的压力,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 实施前提:我们弄清楚,为什么要分库?具体分哪些库?使用什么规则分?拆成多少分片?

  • 实施原则一:能不分就不分,1000万以内的表,不建议分片,通过合适的索引,读写分离等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性能问题。

  • 实施原则二:分片数量尽量少,分片尽量均匀分布在多个DataHost上,因为一个查询SQL跨分片越多,则总体性能越差,虽然要好于所有数据在一个分片的结果,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扩容,增加分片数量。

  • 实施原则三:分片规则需要慎重选择,分片规则的选择,需要考虑数据的增长模式,数据的访问模式,分片关联性问题,以及分片扩容问题,最近的分片策略为范围分片,枚举分片,一致性Hash分片,这几种分片都有利于扩容。

  • 实施原则四:尽量不要在一个事务中的SQL跨越多个分片,分布式事务一直是个不好处理的问题。

  • 实施原则五:查询条件尽量优化,尽量避免Select * 的方式,大量数据结果集下,会消耗大量带宽和CPU资源,查询尽量避免返回大量结果集,并且尽量为频繁使用的查询语句建立索引。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分片规则的选择问题,如果某个表的数据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比如订单、交易记录等,则他们通常比较合适用时间范围分片,因为具有时效性的数据,我们往往关注其近期的数据,查询条件中往往带有时间字段进行过滤,比较好的方案是,当前活跃的数据,采用跨度比较短的时间段进行分片,而历史性的数据,则采用比较长的跨度存储。

总体上来说,分片的选择是取决于最频繁的查询SQL的条件,因为不带任何Where语句的查询SQL,会便利所有的分片,性能相对最差,因此这种SQL越多,对系统的影响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SQL的产生。


如何准确统计和分析当前系统中最频繁的SQL呢?有几个简单做法:

  • 采用特殊的JDBC驱动程序,拦截所有业务SQL,并写程序进行分析

  • 采用MyCATSQL拦截器机制,写一个插件,拦截所有SQL,并进行统计分析

  • 打开MySQL日志,分析统计所有SQL

找出每个表最频繁的SQL,分析其查询条件,以及相互的关系,并结合ER图,就能比较准确的选择每个表的分片策略。


对于大家经常提起的同库内分表的问题,这里做一些分析和说明,同库内分表,仅仅是单纯的解决了单一表数据过大的问题,由于没有把表的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因此对于减轻MySQL服务器的压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大家还是竞争同一个物理机上的IO、CPU、网络。此外,库内分表的时候,要修改用户程序发出的SQL,可以想象一下A、B两个表各自分5个分表情况下的Join SQL会有多么的反人类。这种复杂的SQL对于DBA调优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MyCAT和一些主流的数据库中间件,都不支持库内分表,但由于MySQL本身对此有解决方案,所以可以与MyCAT的分库结合,做到最佳效果,下面是MySQL的分表方案:

  • MySQL分区

  • MERGE表(MERGE存储引擎)。


通俗地讲MySQL分区是将一大表,根据条件分割成若干个小表。MySQL5.1开始支持数据表分区了。如:某用户表的记录超过了600万条,那么就可以根据入库日期将表分区,也可以根据所在地将表分区。当然也可根据其他的条件分区。

  • RANGE分区:基于属于一个给定连续区间的列值,把多行分配给分区,MySQL分区支持的分区规则有以下几种:LIST分区:类似于按RANGE分区,区别在于LIST分区是基于列值匹配一个离散值集合中的某个值来进行选择。

  • HASH分区:基于用户定义的表达式的返回值来进行选择的分区,该表达式使用将要插入到表中的这些行的列值进行计算。这个函数可以包含MySQL 中有效的、产生非负整数值的任何表达式。

  • KEY分区:类似于按HASH分区,区别在于KEY分区只支持计算一列或多列,且MySQL服务器提供其自身的哈希函数。必须有一列或多列包含整数值。

在MySQL数据库中,Merge表有点类似于视图,MySQL的Merge引擎类型允许你把许多结构相同的表合并为一个表。之后,你可以执行查询,从多个表返回的结果就像从一个表返回的结果一样。每一个合并的表必须有完全相同表的定义和结构,且只支持MyISAM引擎。

  • MySQL Merge表的优点:

  • 分离静态的和动态的数据;

  • 利用结构接近的的数据来优化查询;

  • 查询时可以访问更少的数据;

  • 更容易维护大数据集。


在数据量、查询量较大的情况下,不要试图使用Merge表来达到类似于Oracle的表分区的功能,会很影响性能。我的感觉是和Union几乎等价。

MyCAT建议的方案是MyCAT分库+MySQL分区,此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 充分结合分布式的并行能力和MySQL分区表的优化;

  • 可以灵活的控制表的数据规模;

  • 可以两个维度对表进行分片,MyCAT一个维度分库,MySQL一个维度分区。

4.3  后端存储的选择

MySQL尽量用比较新的稳定版,当前来说5.6和5.7都是比较靠谱的一个选择,因为MySQL这两个版本做了大量优化。另外MySQL的各种变种版本都可以考虑。以下是一些通用准则:

对于非严格苛刻交易型的数据表,建议用MariaDB,这个版本目前在开源界很盛行,评价很高,Percona版本也值得推荐,Percona有很多辅助的运维工具。

  • 对于交易型的数据表,可以考虑MySQL官方稳定版,若交易型的数据表要求可靠性非常高,比如是替代Oracle,也可以选择Galera Cluster这种高可用的方案,他以一定的写入性能损失带来了数据的高可用和高并发访问。

  • 根据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可以采用各种数据同步方案,比如1主多从,读写分离提升数据表的读的并发能力。

  • 部分表可以用NoSQL方式存储,而前端访问方式不变,MyCAT支持后端MongoDB和很多NoSQL系统,以提升查询能力

  • 部分表可以采用MySQL内存表,来提升查询和写入速度,替代部分复杂缓存方案。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MyCAT部署方案,不同的表用不同的存储方式,让不同的表根据其访问模式,都达到最佳状态。

MyCAT今生有约第二篇

4.4  数据拆分原则

  • 拆分原则一:达到一定数据量级才拆分(1000万)

  • 拆分原则二:不到1000万,但需要与大表(超1000万的表)有关联查询的表也要拆分

  • 拆分原则三:大表关联表如何拆:小于100万的使用全局表;在100万与1000万之间的表,跟大表使用同样的拆分策略;无法跟大表使用相同规则的,可以考虑从Java代码上分步骤查询,不用关联查询,或者破例使用全局表。

  • 拆分原则四:破例全局表:如goods_sku表180万,跟大表关联了,又无法跟大表使用相同拆分策略,也做成了全局表。破例全局表必须满足的条件:没有太激烈的并发update,如多线程同时update同一条id=1的记录。多线程update全局表的同一行记录会死锁。

  • 拆分原则五:拆分字段是不可修改的

  • 拆分原则六:拆分字段只能是一个字段,如果想按照两个字段拆分,必须新建一个冗余字段,冗余字段的值使用两个字段的值拼接而成(如区域+年月拼成zone_yyyymm字段)。

  • 拆分原则七:拆分算法的选择和合理性评判:按照选定的算法拆分后每个库中单表不建议超过1000万

  • 拆分原则八:能不拆的就尽量不拆。如果某个表不跟其他表关联查询,数据量又少,直接不拆分,使用单库即可。

4.5  DataNode分布问题

DataNode代表MySQL数据库上的一个Database,因此一个分片表的DataNode的分布可能有以下几种:

  • 都在一个DataHost上

  • 虽在几个DataHost上,但有连续性,比如dn1到dn5在Server1上,dn6到dn10在Server2上,依次类推

  • 在几个DataHost上,但均匀分布,比如dn1,dn2,d3分别在Server1,Server2,Server3 上,dn4到dn5又重复如此

原则上不建议第一种分布策略。对于范围分片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一种情况最理想,因为当一个表的数据均匀分布在几个物理机上的时候,跨分片查询或者随机查询,都是到不同的机器上去执行,并行度最高,IO竞争也最小,因此性能最好。


当我们有几十个表都分片的情况下,怎样设计DataNode的分布问题,就成了一个难题,解决此难题的最好方式是试运行一段时间,统计观察每个DataNode上的SQL执行情况,看是否有严重不均匀的现象产生,然后根据统计结果,重新映射DataNode到DataHost的关系。

MyCAT 1.4增加了distribute函数,可以用于Table的dataNode属性上,表示将这些dataNode在该Table的分片规则里的引用顺序重新安排,使得他们能均匀分布到几个DataHost上:

<table name="user" primaryKey="user_id" dataNode="distribute(dn1$0-35,dn2$0-35)" rule="latest-month-createdate" />

其中dn1xxx与dn2xxx是分别定义在DataHost1上与DataHost2上的36个分片。

4.6  目前的局限性

部分SQL还不能很好的支持

  • 除了分片规则相同、ER分片、全局表、以及SharedJoin,其他表之间的Join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需要自己编写Caltlet来处理。

  • 不支持Insert into 中不包括字段名的SQL。

  • insert into tableA select from tableB 的SQL,若tableA 与tableB不是相同的分片规则,则不被支持,此时会涉及到跨分片转移。

  • 跨分片的事务,目前只是弱XA模式,还没完全实现XA模式。

  • 分片的Table,目前不能执行Lock Table这样的语句,因为这种语句会随机发到某个节点,也不会全部分片锁定,经常导致死锁问题,此类问题常常出现在SqlDump导入导出SQL数据的过程中。

  • 目前SQL解析器采用Druid,在某些SQL例如order by,group by,sum ,count条件下,如果这类操作会出现兼容问题,比如:

select t.name as name1 from user order by t.name
  • 这条语句Select 列的别名与order by 不一致解析器会出现异常,所以在对列加别名时候要注意这类操作异常,特别是由jpa等类似的框架生成的语句会有兼容问题。


开发框架方面,虽然支持Hibernate,但不建议使用Hibernate,而是建议MyBatis以及直接JDBC操作,原因Hibernate无法控制SQL的生成,无法做到对查询SQL的优化,导致大数量下的性能问题。此外,事务方面,建议自己手动控制,查询语句尽量走自动提交事务模式,这样MyCAT的读写分离会被用到,提升性能很明显。


01|数据库专题


02|Kettle插件专题


03|方法论专题


虽小编一己之力微弱,但读者众星之光璀璨。小编敞开心扉之门,还望倾囊赐教原创之文,期待之心满于胸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句话,欢迎联系小编投稿您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