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抢滩未来,七大公有云K8s服务横向比较!

云技术
传播新技术,关注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安全、区块链、DevOps、存储、SDN、职场、招聘等领域,分享资讯、经验、技术、坚持干货。
92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到今年6月,K8s 将整整7岁。根据 CNCF 2020年的 Cloud Native 调查,有82%的受访者在生产中使用 K8s,35%的用户选择了2-5个集群,多集群是一个趋势。Gartner预测,到2023年,超过70%的全球组织将在生产中运行两个以上的容器化应用程序。


IT世界必然全面容器化已成共识,过去几年,K8s 热度持续不减。未来几年,容器服务将不断攻占主机服务的阵地,直至取代。

 

基于虚拟化的主机业务决定公有云厂商现在的市场份额,基于容器的 K8s 业务决定公有云厂商未来的生死。围绕 K8s 服务,公有云已经展开了新一抢滩登陆,展开未来的生死之战!

 

根据 CNCF 2020年的 Cloud Native 调查,使用公有云运行 K8s 的用户占多数,使用公有云运行 K8s 的收益包括:

 

1)更好的稳定性,公有云有更好的技术实力追踪 K8s 技术,有更多的场景和产品积累,在存储、网络等底层技术上已经有丰富积累,能够有效保障 K8s 服务的稳定性。

2)更方便地使用公有云的其他服务,公有云提供丰富的服务,如果业务有使用其他服务的需求,比如对象存储,RDS,大数据,AI等,可以直接调用,为业务赋能。

3)获得弹性,云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敏捷,新业务使用公有云能够快速上线,随着业务需要快速扩展。另外,还可以使用混合云的方式,在本地和公有云之间获得弹性。


K8s 服务已经成为公有云的标配,但不同公有云的 K8s 服务侧重点不同,如何选用成为难题。本文从基本参数、生态完整程度、运维易用性、网络与安全、新用户初次使用成本等五个维度,横向对比AWS、Azure、谷歌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青云七大主流公有云的 K8s 服务,让读者对公有云的 K8s 有初步了解。



一、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选取的是支持的最新 K8s 版本、升级方式、存储方式、GPU 支持等参数。


抢滩未来,七大公有云K8s服务横向比较!

从基本参数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版本是用户比较关心的参数,因为 K8s 还在不断完善,新版本功能更多,在版本支持方面,七家公有云厂商都能紧跟官方,保持比较新的版本;

  2. 升级方式方面,除了青云和谷歌,他厂商基本都需要手工升级,青云是完全自动升级,谷歌是维护期间自动升级;

  3. 存储方面,每家云厂商都以支持自己已有的云存储为主。

  4. 七家公有云都支持 GPU,本次只是功能比较,如果有机会,GPU 方面也会做下性能比较。


相比较起来,青云的 K8s 服务更简洁易用,用户不必关心版本和升级问题,支持硬盘自动扩容和迁移,用户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业务上。



二、生态完整程度


生态完整程度包括图形界面 GUI、服务网格、应用管理、DevOps、内置应用等参数。


抢滩未来,七大公有云K8s服务横向比较!


生态完整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1. 七大公有云厂商基本使用自研的 GUI,仅AWS支持 K8s dashboard;

  2. 对 Service Mesh 的支持也基本是基于自家产品;

  3. 对应用管理方面,只有青云QKE支持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他云厂商需要人工干预;

  4. 对 DevOps 的支持,AWS、阿里云是第三方方案,其他厂商为自有服务和产品;

  5. 内置应用方面,华为云、青云、腾讯云提供应用市场,其他云厂商目前还没有应用市场。

 

生态方面,每家云厂商的策略肯定是优先支持已有产品和服务,但因为都提供的是标准 K8s 服务,对第三方产品应该也都支持,只是需要用户自己搭建、维护和排错。另外,应用市场将会是一个趋势,每家云厂商都会建设和完善起来。



三、运维易用性


运维易用性比较自动巡检、业务自动伸缩、集群自动伸缩、可观察性等参数。


抢滩未来,七大公有云K8s服务横向比较!


说明:多集群管理是指多云或多容器平台的统一管理,可以管理其他容器平台服务,可以跨数据中心、跨区域管理。

 

从运维易用性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1. 除了青云提供集群级别的自动巡检和修改,其他云厂商只提供节点的自动巡检和修复;

  2. 所有云厂商都支持业务自动伸缩和集群自动伸缩;

  3. 监控方面华为云和青云最为完善,提供内置监控、日志、审计、告警、事件查询,其他云厂商资源层面为自带监控方案,K8s 层面多为第三方方案;

  4. 所有厂商均有不同方式支持混合云,阿里云、华为云、青云还支持多集群纳管

 


四、网络与安全


网络与安全包括网络插件、K8s RBAC、K8s 网络策略、第三方认证等参数。


抢滩未来,七大公有云K8s服务横向比较!


从网络与安全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1. 网络插件方面,除了谷歌云和青云支持标准的开源插件,其他云厂商为自研插件,或基于开源优化;

  2. 对 RBAC 的支持方面,只有青云支持多租户,其他云厂商都是支持子帐号管理;

  3. 网络策略管理方面,只有青云支持可视化的管理,其他云厂商都是命令行;

  4. 第三方认证方面,只有青云支持 OAuth 和 LDAP 认证,其他云厂商均不支持。

 


五、初次使用成本


初次使用成本包括创建所需时长、创建步骤、费用等参数。



说明:创建所需时间跟选择的可用区、集群规模都有关系,表中的时间仅供参考


从初次使用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1. 创建时长对比的是各大云厂商初次使用时、基于向导创建集群的时间,从时间上看青云的创建时间最短,为6分钟;

  2. 创建步骤七家云厂商都是5步;

  3. 收费方面,AWS、谷歌云,微软云、阿里云根据提供的保障不同,既有收费版本,也有免费版本,青云、华为云、腾讯云目前免费。


初次使用成本方面,因为 K8s 服务是每家云厂商的重点,初次上手成本都比较低,如果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收费将会是必然趋势,只有收费才能支持持续的迭代。


除了上面比较的参数之外,有些公有云厂商还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华为云的 CCE 支持华为的鲲鹏芯片,青云还将 K8s 服务开源为 KubeSphere 项目,KubeSphere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丰富的用户,其易用性有口皆碑,所以 QKE 的用户体验也很不错。



六、总结,谁是 K8s 服务的赢家?


通过以上简单的对比,笔者有以下感想。


首先,K8s 是毫无争议的赢家

K8s 诞生近七年来,圈粉无数,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是实力型后浪。1998年,VMware 首创基于 x86 项目的虚拟化。本世纪初,XEN 和 KVM 流行,甚至2013年 Docker 诞生时,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笑到最后的是 K8s。

 

第二 公有云 K8s 服务还在快速变化

稳定易用的产品服务,不断提升性价比,坚决不掉队。调研七巨头的 K8s 服务时,最大的感触是更新频繁,每家每个月都有数个动态发布,一方面反应了 K8s 的热度,另一方面也反应了 K8s 服务本身还在快速变化,每一家厂商必须跟上步伐。

 

第三,混合云及多集群管理是一个方向

在 K8s 服务中,七巨头都陆续或者有计划增加多集群管理功能,相比较青云的KubeSphere 在多集群管理方面起步早已经较为成熟。在混合云方面,AWS的Outposts,微软的 AzureStack Arc,谷歌的 Anthos,阿里云的飞天,腾讯云的边缘容器服务,华为云的HCS,青云的 KubeSphere 都支持混合云的方式部署容器服务。


除了本文提到的七家公有云厂商之外,私有云巨头 VMware 也在积极拥抱容器,将容器视为 VMware 基础架构中的一部分,也是一连串的动作,包括收购 Pivotal,在最新版 vSphere7.0 中支持 Kubernetes。

 

K8s 源于开源,在 K8s 不断发展中,各大云厂商也做了不少代码贡献,但是将自己的产品完全开源出来的只有青云。青云的 KubeSphere 赢得了许多用户的认可和口碑,相信会随着 K8s 一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K8s 服务还在快速变化中,谁能笑到最后,目前还很难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云技术社区】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关注


文章好看点这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