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深度优先还是广度优先?

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时,有这样两种选择,一个是深度优先,逮住一个链接就往下走,一条道走到黑,直到无路可走,再考虑下一个链接。另外一种是广度优先,那就是尽量多看一些链接,看看就走。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必然就会面临选择,到底是深度优先还是广度优先?总要有一个平衡。一般都是兼顾,可能规定一个层次,比如是到第三层,后面就不看了。

----------------------------

两位投资者,差不多资金量,在过去8年,同样差不多盈利了400%,年化差不多都在25%左右。两位投资者过去8年投资过的股票差不多都在10-20只股票,甲的利润主要由8只股票贡献了80%,其他股票贡献20%,乙的利润主要是由一只股票贡献了80%,其他股票贡献了20%,请问甲乙两方的水平差距大不大?有多大?

----------------------------

这是一位大V提出的问题,很显然这两位投资者是不一样的,一位是广度优先,另外一位是深度优先。前一种代表是林奇,后一种代表是段永平。前者是一种弱者体系,自认为很难看懂一家公司,于是用体系控制自己的错误,容错能力很强。后者是一种强者体系,认真看懂几家公司,然后一直持有,比如段永平一直持有茅台、苹果、腾讯。

每一位投资者,肯定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我,逐渐就形成了成列不战,希望不战而胜的体系。我是属于广度优先的,所以关注的公司就比较多,都看一看,也希望研究的深入,但是绝对做不到穷尽行业或者公司的各种信息,到一定程度后面的就很可能不看了。这种体系的问题在于攻击性不足,即使选到了牛股,那也很难一下子挣大钱。但是我也不是很担心选错股,每次我也认真分析,但是差不多就动手了,绝对不是像巴菲特所说,一辈子只打二十个孔。但是有的人研究行业,比如白酒,那就连历史、窖池、香型、各种数据等等,祖宗八代都查遍。这就显然属于深度优先,他可以在白酒里面吃一辈子。看着白酒,也是烦,有啥办法,看着再好,还不是只有等着?有些事情不是你说了算。

----------------------------

买了几只股票,如果是对公司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你是巴菲特。但是如果你实际上你自己并不完全懂,那么你是在赌博。所以很多时候说的抄作业,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需要的是一种体系,而不是一个代码。有些人的体系,包括仓位,你随时都可以知道,比如段永平,大家都知道,他拿着茅台、腾讯、苹果,那也没见到几个人抄作业发了财。

当然这两种投资者,其实是一类人。第一都相信持有公司,伴随成长。第二都相信时间的力量。所以在我们进行对话的时候,请确认我们是在一个频道。悲观者负责正确,乐观者负责挣钱。每一个短期的正确,很可能都在证明长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