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mbda博客
学习文章列表

负载均衡LVS-三种模型推导

个人博客:jasonkayzk.github.io/

内容和博客同步更新~



在解决高并发时常用的策略就是通过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进行转发给后方真正处理请求的服务器集群, 从而实现HA.
负载均衡通常有基于四层协议的LVS和基于七层协议的Nginx.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四层协议的LVS负载均衡的三种模型的实现

前言

在进行LVS负载均衡的三种模型推导之前, 需要有一些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 即ISO七层网络模型.

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b411P7Mf/?p=24

LVS和Nginx的区别

LVS

LVS是基于四层(传输层/TCP层)实现的负载均衡, 主要负责完成用户请求的转发.

① 原理

通过观察传输层的状态标志位(如: SYNC, ACK, FIN等标志位)实现跟踪用户请求的状态, 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LVS主要完成对用户请求的转发, 并且以DR(Direct Routing, 直接路由)模式为主要场景

② 优点

由于LVS是基于四层(传输层/TCP层)实现的负载均衡, 所以LVS在进行负载均衡时并不需要建立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而Nginx是基于七层模型实现的, 所以进行负载均衡时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

例: 对百度的请求过程

在通过浏览器登入百度时, 首先进行的是三次握手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 三次握手的过程是发生在四层(传输层/TCP层)的. 此时七层发出的GET请求是一直被阻塞的.

只有当四层的三次握手真正完成, GET请求才会真正的被传输.


注2:

虽然LVS仅仅将数据包转发. 但是LVS会通过窥看数据包传输层的状态标志位来保证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的过程不被分隔

即确保一个请求和同一个server建立TCP连接


注3:

LVS由于不知道数据包的真正内容, 所以一般要求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部署的是完全相同的内容

即LVS可承受的并发量要高于Nginx(几十万并发量)

并且通常数据包的返回可以不再经由负载均衡服务器(直接建立客户端->服务器的点对点连接), 所以可以减少负载均衡服务器压力;

并且LVS基于内核网络层面工作,稳定性最好,对内存和cpu资源消耗极低

③ 缺点

工作在4层,不支持7层规则修改.

同时LVS需要配置后方的RS(Real Server,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所以部署复杂,功能单一。


Nginx

Nginx是基于七层实现的负载均衡, 也就是说Nginx在每一次转发请求时都会首先建立三次握手. 但是建立三次握手后就可以得到用户请求的url, 然后可以灵活的对请求进行转发.

注: 在Nginx 1.9版本以后也支持4层

① 优点

由于Nginx是基于七层实现的负载均衡, 所以可以明确得知用户的请求路径. 相比于LVS, Nginx不会造成资源的倾斜;


② 缺点

由于Nginx是面向连接的, 所以需要对转发的请求建立三次握手. 相比于LVS效率不太高,只支持1-5万并发

并且数据包来去都要经过负载均衡器

负载均衡LVS-三种模型推导

LVS简介

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 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自由软件项目。

LVS由用户空间的ipvsadm和内核空间的IPVS组成,ipvsadm用来定义规则,IPVS利用ipvsadm定义的规则工作。

现在LVS已经是 Linux标准内核的一部分,在Linux2.4内核以前,使用LVS时必须要重新编译内核以支持LVS功能模块,但是从Linux2.4内核以后,已经完全内置了LVS的各个功能模块,无需给内核打任何补丁,可以直接使用LVS提供的各种功能。

LVS场景术语

LVS中有一些常见的术语,如下表所示:

名称 解释
ipvsadm 用户空间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管理集群服务及集群服务上的RS等;
IPVS 工作于内核上的netfilter INPUT HOOK之上的程序,可根据用户定义的集群实现请求转发;
VS 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
Director, Balancer 负载均衡器、分发器
RS Real Server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
CIP Client IP,客户端IP
VIP Director Virtual IP,负载均衡器虚拟IP
DIP Director IP,负载均衡器IP(转发的网络地址)
RIP Real Server IP,后端真正处理请求的服务器IP

对应如下图所示:

lvs四层.png

注: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负载均衡技术, 对于客户端来说都应该是透明的

即: CIP不会随着负载均衡的变化而变化, CIP就是向VIP发送请求

SNAT

负载均衡LVS-三种模型推导

SNAT.png

如上图所示:

此时这两个内网IP会通过子网掩码找到路由出口, 然后通过下一跳的方式连接到路由器; 不妨假设两个机器均使用的是21212端口号做请求;

此时在路由器中会再次开启两个端口分别对应这两个请求, 如上图的:

123: 192.168.1.88:21212

212: 192.168.1.66:21212

然后, 路由器将两个请求的内网IP替换为公网IP(18.18.18.8). 然后以公网IP的形式对外进行访问(内网IP是不允许存在于公网中的!)

在123.123.123.88返回请求时, 根据路由器对应的端口号寻找到对应请求的客户端, 并返回数据;

DNAT

在下面LVS的NAT模型中在发送请求时使用到的就是DNAT.

NAT模型

NAT模型图如下所示:

负载均衡LVS-三种模型推导

lvs_nat.png

但是在RS处理完请求之后, 返回的数据包为RIP->CIP. 此数据包不会被客户端识别(因为客户端建立的Socker通信为CIP<->VIP).

NAT模型的不足

在上述模型中不论是请求转发和响应转发都需要经过LVS服务器做代理.

而由于通常情况下用户请求的数据量较小, 但是后端服务器响应的数据量较大. 所以LVS的出口带宽就成为了瓶颈;

优化的方式就是在用户请求时, 通过LVS服务器, 而在服务器返回响应时不再经过LVS转发, 而是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上述优化方式就是LVS的DR模型

DR模型

DR模型即直接路由模型(Direct Routing). 就是在服务器返回响应时, 不再经由LVS转发, 而是直接由服务器响应客户端请求;

DR模型如下图所示:

lvs_dr.png

说明:

DR模型是通过在RS中配置隐藏的VIP实现的

原因是:

在RS中必须包含VIP信息才能实现在响应客户端请求时发送出VIP->CIP的数据包

首先, 客户端还是发送CIP->VIP请求;

然后经由LVS服务器将请求转发. 此时由于RS中也存在对内可见的VIP, 所以数据包可以直接发送给后端的RS;

注:

在LVS服务器中也存在VIP. 此时如果不对用户的请求包做处理, 请求包将会直接转发会LVS自己!

注2: 隐藏VIP的方法

在Linux内核中有两个参数arp_ignorearp_announce, 可以通过修改/proc/sys/net/ipv4/conf/*IF*/目录下的两个文件即可;

每一个/*IF*/目录代表一个网卡的配置(也包括虚拟网卡), 例如:

 1zk@zk:/proc/sys/net/ipv4/conf$ ll
2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08:53 ./
3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08:53 ../
4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08:53 all/
5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11:57 br-44f57ba828cf/
6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11:57 br-f2f675760ec5/
7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08:53 default/
8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11:57 docker0/
9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08:53 enp34s0/
10dr-xr-xr-x 1 root root 0 4月  10 11:57 lo/
 

其中:

  • all: 配置对所有网卡生效;

  • lo: 环路网卡


配置文件说明:

  • arp_ignore: 定义接收到ARP请求时的响应级别;

配置上述两个参数后:

在处理请求时, 未在arp_ignore配置的请求将不会做出响应;

从而实现了对外隐藏, 对内可见;

最后, RS使用本机中的VIP将处理后的响应直接发送回客户端(不再经由LVS转发)

DR模型的不足

所以就要求LVS和RS在同一个局域网之中

如果LVS和RS不在同一个局域网:

此外, 在RS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 要求RS后不可再经历NAT模式, 即RS要有公网IP并直接接入互联网

所以RS的默认网关应当指向ISP, 并获取到了PIP(公网IP)

TUN模型

有时需要将负载均衡服务器部署在一个地方, 而将RS部署在另外的局域网;

此时就不可再使用DR模型, 而使用的是TUN模型, 即隧道模型;

lvs_tun.png

TUN模型类似于VPN技术, 即通过LVS进行代理;

首先客户端发送CIP->VIP请求;

LVS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然后在用户请求外侧再套上一层请求DIP->RIP(CIP->VIP), 然后转发请求;

最终转发的请求到达RS;而RS配置了管道技术,所以会将数据包拆开,最终获得CIP->VIP的请求;

附录

文章内容参考:

  • 图解LVS的工作原理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b411P7Mf?p=25


若文中链接失效可以尝试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获取链接~

觉得好看别忘了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